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 酶标志 > 酶ATP复习练习作业

酶ATP复习练习作业

发布时间:2021-4-10 18:51:42   点击数: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点击

阅读原文

点击,   )

A.酶的专一性与其空间结构有直接关系

B.Fe3+和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它们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同时给过氧化氢提供能量

C.酶的活性部位可与多种底物结合

D.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含有的酶完全不同

2.下图是酶催化特性的“酶—底物复合反应”模型,图中数字表示反应过程,字母表示相关物质。下列对此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A.X是酶,过程①表示缩合反应

B.Y可表示酶,过程②体现酶的多样性

C.复合物Z是酶具有专一性的关键

D.①②可以表示葡萄糖水解过程

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是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在DNA片段上

B.RNA聚合酶能在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C.DNA分子的解旋不一定都需要解旋酶

D.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量比Fe3+催化时要多

4.根据以下关于过氧化氢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和b、a和c、a和d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B.c和d是对照实验,自变量是催化剂类型

C.a、b、c、d说明酶能高效地提供活化能

D.a、c、d不能说明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

5.下面是与酶的特性有关的两个曲线图,下列关于甲、乙曲线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

B.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失活

C.低温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

D.过高的温度使酶失去活性,恢复常温,酶的活性即可恢复

6.肽酰转移酶是催化肽键形成的酶,对RNA酶敏感,对蛋白酶不敏感。下列对该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

B.该酶应该存在于核糖体中

C.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不会含有该酶

D.肽酰转移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7.甲、乙两图是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的数学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图中B代表的含义分别是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

B.甲、乙两图中A点对应的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相同

C.甲、乙两图中C点对应的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相同

D.保存酶制品最好选择两图中B点对应的温度和pH

8.有关酶特性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B.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或底物的种类

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pH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

D.探究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应设置高温、室温、低温三组实验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第一步:向三支试管内分别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第二步:向三支试管内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并振荡试管;第三步:向三支试管内各滴入2滴新鲜鸡肝研磨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H可以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B.温度不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C.2号和3号试管,其内产生气泡较多

D.此实验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10.右图表示一定量的淀粉酶在催化足够量的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时,温度对麦芽糖产量的影响(图中累积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总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酶催化效率为TaTbTc

B.淀粉酶催化效率为TaTbTc

C.Ta、Tc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两者都已失去活性

D.Ta、Tc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两者本质不同,前者可恢复活性,后者则不能

11.为研究Cu2+和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操作顺序的实验方案:

甲组:CuSO4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乙组:NaCl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丙组:蒸馏水—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各组试剂量均相同且适宜,下列对该实验方案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A.缓冲液的pH应控制为最适pH

B.保温的温度应控制在37℃左右

C.宜选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剩余量

D.设置的对照实验能达成实验目的

12.下列涉及ATP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苯和乙醇的跨膜运输都不需要消耗ATP

B.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

C.ATP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而释放能量

D.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为放能反应,此反应正常进行需要ATP提供能量

13.线粒体在合成ATP时,下列条件不需要的是(   )

A.基质中含有O2      B.基质中含有ADP

C.基质中含有NADPH  D.基质中含有丙酮酸

14.下列关于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的合成不需要酶,ATP的合成需要酶

B.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C.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需要酶但不需要ATP

D.农作物根细胞缺氧时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ATP

15.右图是在最适温度下,一定量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时,限制麦芽糖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

B.如果温度上升5℃,b点向上方移动

C.本实验不宜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糖的分解情况

D.bc段的催化速率只受酶活性的影响

16.下图从左到右表示ATP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TP生成ADP的过程中断裂了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

B.能量1在动物体内可以来自细胞呼吸,在植物体内可以来自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C.能量2可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例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分子的过程

D.原核细胞中也可以发生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17.右图为ATP—ADP的循环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属于放能反应,在细胞内与其他吸能反应密切联系

B.溶酶体中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需要②过程提供能量

C.人在饥饿时,细胞内的过程①和②也能达到平衡

D.各种生物均能独立完成ATP—ADP循环

二、非选择题

18.某学习小组以土豆片和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为实验材料,探究酶量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他们向装有10mLH2O2溶液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大小相同的土豆片,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容器中O2的生成量。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选择土豆片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本实验中自变量的变化可通过______________来实现。除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酶能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验证酶的专一性,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具体的措施)。

19.实验室中提供了新取的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可溶性淀粉溶液、H2O2溶液、碘液及实验所需的全部仪器、工具等(溶液浓度符合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填“H2O2溶液”或“淀粉溶液”)作为反应底物。

(2)步骤2加入的是含____________酶的溶液;步骤3乙组C、D两试管的水浴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左右。

(3)请完善步骤4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5应选用________(填“碘液”或“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测。

20.植物细胞受损后通常会释放出酚氧化酶,使无色的酚氧化成褐色的物质,多酚氧化酶是引起果蔬变为褐色的主要酶类,是引起果汁褐变的最主要因素。人们利用酚氧化酶的功能和特性加工制作商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分别储存在细胞的不同结构中。能实现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________系统,组成该系统的结构具有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茶叶细胞中也存在众多种类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茶叶制作工艺中有手工或机械揉搓、热锅高温炒制、晒干、炒干等方法。其中,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进行________________工艺过程(提示:绿茶颜色为绿色),这一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做如表的处理,完成下列问题:

推测实验后,试管C中的颜色是________。试管A、C对照,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A、B对照,说明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1解析:选A。酶催化化学反应的种类与其空间结构有关,A正确;催化剂不能提供能量,其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酶具有专一性,酶的活性部位只能与特定的底物结合,C错误;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可能含有相同的酶,如都含有ATP合成酶,D错误。2解析:选C。图中X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说明X是酶,Y在酶的作用下生成F和G,说明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过程①表示酶与底物特异性结合,A错误;Y为底物,过程②体现了酶的催化作用,B错误;复合物Z是酶与反应物的结合体,是酶具有专一性的关键,C正确;葡萄糖是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D错误。

3解析:选C。DNA连接酶的作用是连接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A错误;RNA聚合酶能在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B错误;DNA分子的解旋不一定都需要解旋酶,如PCR反应的变性过程,C正确;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量与Fe3+催化时一样多,只是反应速率不同,D错误。

4解析:选C。a和b对照说明温度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a和c对照说明FeCl3具有催化作用,a和d对照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A正确;c和d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正确;酶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c组是无机催化剂,d组是有机催化剂,a、c、d不能说明催化剂的专一性,D正确。

5解析:选D。最适温度之前,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A正确;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空间结构被破坏,使酶失活,B正确;低温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酶的活性增强,C正确;过高的温度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恢复常温,酶的活性不可恢复,D错误。

6解析:选C。肽酰转移酶是催化肽键形成的酶,肽键的形成过程中存在氨基酸的脱水缩合,A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为核糖体,所以肽酰转移酶存在于核糖体中,B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核糖体,也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也可能含有肽酰转移酶,C错误;肽酰转移酶对RNA酶敏感,其化学本质应是RNA,D正确。

7解析:选D。甲、乙两图中,在B点对应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最大,分别表示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A正确;低温时酶的活性受抑制,高温、强酸、强碱下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B、C正确;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酶制品最好在低温条件下保存,D错误。

8解析:选D。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而言的,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A正确;验证酶的专一性,可以是底物相同,酶的种类不同,也可以是酶种类相同,底物不同,B正确;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pH,温度为无关变量,因变量可以是底物的消耗速率,C正确;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是自变量,设置分组时应该围绕最适温度设计温度梯度,D错误。

9答案:A

10解析:选D。图示为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够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累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Tb时,麦芽糖的累积速率最快,此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Tc时,麦芽糖的累积量不再增加,说明酶已经失活,A、B错误;Ta、Tc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不同的是前者酶没有丧失活性,升高温度后酶的活性可以恢复,而后者酶已经丧失了活性,C错误,D正确。

11解析:选D。本实验中pH与温度都是无关变量,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温度和pH都应该设置到最适,A、B合理;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是淀粉的剩余量,根据碘遇淀粉变蓝可以检测实验中淀粉是否有剩余,C合理;本实验的自变量是Cu2+和Cl-,加入的NaCl溶液和CuSO4溶液中还有SO2-4和Na+,无法排除二者对实验的干扰,D不合理。

12解析:选D。苯和乙醇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出入细胞,其跨膜运输都不需要消耗ATP,A正确;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B正确;ATP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而释放能量,C正确;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为消耗ATP的吸能反应,D错误。

13解析:选C。当线粒体基质中存在O2时,细胞质基质中的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少量的ATP,且可发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合成大量ATP,A、D不符合题意;合成ATP的原料是ADP和Pi,B不符合题意;NADPH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用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呼吸中产生的[H]是指NADH,C符合题意。

14解析:选D。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和RNA的合成均需要酶的催化,ATP的形成也需要酶的催化,A错误;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使酶失活,低温下酶的空间结构稳定,酶活性降低,恢复温度(一定范围内),活性升高,B错误;暗反应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都需要酶,C3的还原过程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TP供能,同时也需要酶的催化,C错误;根细胞缺氧时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正确。

15解析:选C。反应已在最适温度下进行,温度不是限制b点时麦芽糖酶活性的因素,A错误;反应已在最适温度下进行,温度改变,酶活性下降,b点下移,B错误;麦芽糖分解的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和麦芽糖都是还原糖,都会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故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糖的分解情况,C正确;bc段催化速率不变,最可能是受酶的数量的限制,不是受酶的活性的限制,D错误。

16解析:选C。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生成ADP和磷酸基团,A正确;形成ATP的能量在动物体内可以来自细胞呼吸,在植物体内可以来自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B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原核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也是ATP,可以发生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D正确。17解析:选C。①ADP+Pi→ATP,ATP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①在细胞内与其他放能反应密切联系,故A错误;溶酶体中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不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故B错误;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来说,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故人在饥饿时,细胞内的过程①和②也能达到平衡,故C正确;病毒不能独立完成ATP—ADP循环,故D错误。

18解析:(1)土豆细胞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所以可以作为本实验的材料;该实验中,自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量,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土豆片的数目来实现;本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2)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3)酶的专一性可以用同一种酶催化不同的底物的实验加以对照分析(或用不同种酶催化同一种底物的实验加以对照分析),所以可以增加对照组,将H2O2溶液换成其他底物或将土豆片(内含过氧化氢酶)换成其他种类的酶。

答案:(1)过氧化氢酶 改变土豆片的数目 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 (2)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增加对照组,将H2O2溶液换成其他底物(或者“增加对照组,将土豆片换成其他种类的酶”)

19解析:(1)本实验自变量是温度,而温度会影响H2O2的分解,所以,步骤1中的底物应选择淀粉溶液。(2)步骤2加入的应是含唾液淀粉酶的溶液。甲组的温度为9℃,温度较低,丙组的温度为65℃,温度较高,所以乙组温度应设置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即在37℃左右。(3)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底物和酶溶液保温一段时间后,应将每组两支试管中的溶液混合,然后在相应温度下保温。(4)因所用底物为淀粉,而淀粉遇碘会变蓝,所以,检测时应加入碘液。

答案:(1)淀粉溶液

(2)唾液淀粉 37

(3)每组两支试管中的溶液混合

(4)碘液

20解析:(1)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分别储存在细胞的不同结构中,能实现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绿茶颜色为绿色,说明其细胞内酚类物质没有被氧化,因此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进行热锅高温炒制工艺过程,这一过程的目的是通过热锅高温炒制使酶失活。(2)试管B加入蛋白酶,实验现象为无色,说明酚氧化酶被蛋白酶分解,且说明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试管C加入三氯乙酸,强酸会使酚氧化酶变性失活,故推测实验后试管C中的颜色是无色。

21答案:(1)生物膜 选择透过性 热锅高温炒制 高温使(酚氧化)酶失活 (2)无色 强酸使酶失去活性 蛋白质

三、实践题

搜集身边和酶有关的用品并解释其原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minqing.com/mbz/717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