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全自动生化生化仪时,如果发生数据报警,会让检验科老师们在繁琐的工作中增添一丝疑虑。所以本期推送内容,介绍生化仪数据报警系列之线性报警,希望通过线性报警提示,结合反应曲线,利用维修经验,查找原因,解除报警,及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
何为线性报警
在酶动力学法检测的生化反应中,如图1,在设定的测光区域(监测时间),吸光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应该处于线性期(零级反应期),其特点是底物过量,酶促反应速度保持恒定,此时单位时间内吸光度(A)变化值与酶活性成正比。如果由于其他因素导致测光区域内反应速度不恒定,超过仪器的设定界限值,则会发生线性报警。
所以只有速率法A才会出现线性报警,终点法和两点速率法(固定时间法)不会出现线性报警。
图1酶促反应进程曲线
一旦出现数据报警,要引起重视,提示测定结果可能不准确。如下图(图2和图3),出现线性报警的异常反应曲线。
图2测光区域偏离线性期的反应曲线
图3外界因素引起测光不稳定的反应曲线
线性报警流程分析图如下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考虑生化仪器的线性报警时,首先应该观察是个别标本,还是多个标本;是个别项目,还是多个项目。流程图及对策如下:
1.单个项目
1.1单个标本
标本状态:确认是否为高度乳糜标本,因为测光时由于乳糜颗粒存在引起吸光度不稳定,产生线性报警;。
对策:建议病人空腹12小时后重新采集标本。
标本浓度:对于酶类测定,如果酶活性过高,线性期很短,测光区域偏离线性期,有可能出现线性报警。
对策:把标本稀释后再测定或者用减量稀释测定。
1.2多个标本
试剂:如果同一个项目多个标本出现线性报警,则要考虑试剂是否变质。因为试剂变质后其成分有可能会析出,(严重时造成试剂针堵塞),一旦析出物被注入比色杯,测光时,当光路经过析出物时吸光度不稳定,可能会出现线性报警,查看反应曲线是否出现跳点(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跳点)。另外如果试剂发生变质,有可能导致反应度下降,设置的测光区域内可能处于酶促反应延迟期,进而引起线性报警。
对策:更换新试剂,重新定标后,检测标本,查看是否再次出现线性报警。同时查看试剂在冰箱中储存状态(由于试剂成分中含有工具酶、稳定剂等,如果试剂放置在冰箱中易结霜的位置,则可能引起试剂不稳定)。
参数:如下图为某厂家试剂说明书(截取部分)
加入R2试剂启动反应后,首先要孵育秒(延迟期),然后在秒-秒设置测光区域(线性期),如果参数设置不当,将测光区域设置提前,则有可能发生线性报警。
对策:按照试剂说明书或试剂厂家提供的参数进行参数设置。
2.多个项目
2.1单个标本
标本状态:如果同一个标本,多个速率法检测项目均出现报警,则跟该标本状态关系较大。
2.2多个标本
仪器原因:如果多个标本、多个项目均出现线性报警,由仪器引起的原因较大,如下
光源灯:光源灯使用超过期限,老化严重时,发光不稳定。由于大部分速率法项目测定波长为nm或nm,处于或偏于紫外光谱区,最为敏感,所以有可能出现线性报警。
对策:每天做光度计检查(不同机型要求的光度计检查值不同,请以具体机型说明书为准)。在吸光度不稳定或超过使用期限时,要更换光源灯(具体以各机型SOP或使用经验而定)。
搅拌棒:如果搅拌棒故障或工作不良,加入试剂启动反应后,比色杯中试剂成分不能充分混匀(酶与底物不能完全接触),酶促反应延迟期增加,测光区域如果在延迟期,可能会出现线性报警。搅拌棒故障或工作不良时,往往会反复出现。
对策:查看搅拌棒工作状态,如果出现异常(搅拌时是否反应液溅出或搅拌速度明显降低),应及时联系仪器维修人员,对搅拌棒进行维修。
清洗机构:清洗机构有问题时,冲洗针上可能有液滴悬挂,溢水和液滴进入相邻的比色杯都会引起比色杯内反应物吸光度的不稳定,检测时会出现线性报警。
对策:做机械检查,查看清洗针是否堵塞,如果堵塞用专用钢丝疏通清洗针(或咨询修工程师),排除故障后做杯空白。
水浴槽:如果仪器没有定期保养,即使换水时添加抗菌剂,但长时间处于37度环境,有可能会滋生细菌。检测时,如果有异物或细菌代谢产生的气泡正好在光路上,反应曲线有可能出现跳点,发生线性报警。
对策:按照SOP每月清洗水浴槽。
小结:当发生数据报警时,我们首先要清楚报警内容,产生报警的可能原因,通过冷静的分析,找到最有可能发生该报警的原因,消除报警,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
检验科你赏不赏,我都在这里为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