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我们经常会使用DNA损伤模型,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手段是UV。UV照射后,DNA损伤形式是怎样的?DNA损伤后,细胞又是怎么修复的呢?如何检测全基因组的DNA损伤和修复事件呢?DNA损伤修复异常与疾病又有怎样的联系?
本文整理了复旦大学胡晋川研究员年发表的题为TheCartographyofUV-inducedDNADamageFormationandDNARepair[1]综述文章的核心要点,以期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胡晋川研究员简介:胡晋川课题组利用生化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染色质环境中的DNA损伤与修复,主要包括紫外线和抗癌药物顺铂等造成的DNA加合物损伤以及相应的核苷酸切除修复。胡晋川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zizSancar教授实验室做博士后期间,主导开发了Damage-seq和XR(eXcisionRepair)-seq方法,分别是目前唯一能以单碱基分辨率检测人类基因组上各种DNA加合物损伤位置和核苷酸切除修复发生位置的高通量测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