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wis等()报道,将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直接饲喂肉牛,16小时后瘤胃pH降低,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增加,中性洗涤纤维消失速度增加,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显著高于未加酶的日粮(P<0.01);加酶后提高了粗饲料的利用率和肉牛生产性能,但对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采食量无影响。Hristov等()报道,在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可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P<0.05)和降低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但对干物质消失率和瘤胃发酵影响较小;在此试验中还发现,日粮中直接加酶要好于真胃灌注的效果,这也说明瘤胃微生物并不是影响酶应用效果的主要原因。Rode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奶牛泌乳早期的精料中添加1.3g/kg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使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分别由61.7%、42.5%、31.7%和61.7%增至69.1%、51.0%、41.9%和69.8%。产奶量也由35.9kg/d增至39.5kg/d,但乳脂率和乳中蛋白的含量略有降低,采食量不受加酶的影响。Yang等()报道,在泌乳牛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不但提高了有机物质和中性洗纤维的消化率,而且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也相应增加。加酶提高了奶牛产奶量,产奶量提高幅度与酶的添加量有关,但对乳成分的影响较小。Beauchemin等()报道,用含有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日粮饲喂奶牛,增加了奶牛整个消化道内营养物质和微生物氮的消化率,但对瘤胃内养分消化的影响较小。反刍动物瘤胃内并不能够产生足够的非淀粉多糖分解酶,加酶可改善反刍动物对纤维及其它养分的消化率,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总之,大多数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刍动物的饲料中无论以何种形式添加纤维素酶等非淀粉多糖酶,均可起到促进反刍动物对日粮营养物质的利用和改善其生产性能的作用。这不仅是对传统的反刍动物营养理论的一种突破,也为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酶应用技术的深入研究,必将加速酶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应用发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