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 酶储存 > 蛋白系列课程蛋白质定量BCA法

蛋白系列课程蛋白质定量BCA法

发布时间:2018-7-1 18:53:14   点击数:
之前给大家介绍了蛋白质定量之Lowry法、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今天再给大家介绍另外一种蛋白定量的方法:BCA法。

实验原理

BCA(bicinchoninicacid)是一种稳定的水溶性复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二价铜离子可以被蛋白质还原成一价铜离子,一价铜离子可以和BCA相互作用,两分子的BCA螯合一个铜离子,形成紫色的络合物,该复合物为水溶性,在nm处显示强吸光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制作标准曲线,因此可以根据待测蛋白在nm处的吸光度计算待测蛋白浓度。

实验准备

1.BCA定量试剂盒:含A液和B液

A液:BCA碱性溶液(配方:1%BCA二钠盐,0.4%氢氧化钠,0.16%酒石酸钠,2%无水碳酸钠,0.95%碳酸氢钠,这些液体混合后再调PH至11.25)

B液:4%硫酸铜

2.牛蛋白血清(BSA)

3.待测的蛋白样品

实验步骤

配置BCA工作液:将A液和B液摇晃混匀,按照A:B=50:1的比例配置BCA工作液,充分混匀。(BCA工作液室温下24h内稳定,故现用现配)

配置不同浓度的标准蛋白液(BSA),1ug/ul,2.5ug/ul,5ug/ul,7.5ug/ul,10ug/ul,待测蛋白样品在什么溶液中,就用该溶液来稀释标准蛋白液(如待测样品溶于强RIPA裂解液,则用强RIPA裂解液来稀释标准蛋白液)。

取空白组(0ug/ulBSA)各浓度的标准蛋白液5ul加入96孔板中,另取待测的蛋白样品5ul,加入96孔板。

PS:上图加样的量仅作为参考,蛋白液和BCA工作液的比例符合即可。

向各孔的蛋白液中加入ul的BCA工作液,混匀,37度放置30分钟,(加样时应当动作轻柔,防止产生气泡影响读数)。PS:温度和放置时间可以调整,可在60度放置30分钟or室温放置2小时。

静置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酶标仪测定nm出的吸光度,并制作标准曲线。

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比对标准曲线,计算蛋白的浓度。

注意事项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时,吸光度可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加深,且显色反应会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故如果浓度较低,适合较高温度孵育or延长孵育时间。

标准蛋白液的加量应当准确,如果加量不准确,会导致制作出来的标准曲线出现偏差,影响待测样品的浓度计算,所以一方面需要用梯度稀释的方法来配置标准蛋白液,另一方面应使用精确度高的移液枪。

A液和B液混合可能出现浑浊,此时应成分振荡混匀,最后可见透明溶液。

为加快BCA法测定蛋白浓度的速度可以适当用微波炉加热,但切勿过热。

当结果出现空白组本身就有较高的背景,可用Bradford法重新测定蛋白浓度。

优缺点

优点:

测定快速简便,45分钟内完成

准确灵敏,检测浓度为5-mg/ml

干扰物质少,BCA法不受大部分样品中的去垢剂等化学物质影响,可兼容样品中高达5%的SDS,5%TritonX-,5%的Tween20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不同蛋白质分子的变异系数小于考马斯亮蓝法蛋白定量

缺点:

与荧光蛋白质定量等方法相比,属于化学呈色法的BCA法检测灵敏度尚不够

蔗糖、尿素、NH4+和EDTA影响测定结果

“医学方”始终致力于服务“医学人”,将最前沿、最有价值的临床、科研原创文章推送给各位临床医师、科研人员

医学方已推出“实验室那些事儿”“SCI写作技巧”“文献精读与解析”“医学英语轻松学”“国自然基金申请”“临床数据挖掘”、“基因数据挖掘”、“R语言教程”、“医学统计学”、“微创动物实验培训”等多个专题课程,如需了解课程详细推文,可







































引起白癜风原因是什么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minqing.com/mcc/316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