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记:与你分享最实用的知识,用知识指导生活。
钙占体重的2%。约99%集中在骨骼、牙齿。1%的钙常游离的或结合离子状态存在软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
钙的生理功能:(1)形成和维持骨骼和牙齿的结构;(2)维持肌肉和神经的正常活动;(3)参与血凝过程;(4)参与调节和激活多种酶的活性作用。
钙与身体各个系统都密切相关:
1.眼睛钙VS视力
钙是眼部组织的“保护器”。钙参与视神经的生理活动,还使眼球充满弹性。
钙缺乏,不仅会造成眼睛视网膜的弹力减退,晶状体内压力上升,眼球前后径拉长,还可使上角膜、睫状肌发生退化性病变,易造成视力减退或近视。
2.消化系统钙VS消化能力
钙激活人体内的脂肪酶、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改善身体消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能力。钙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消化不良、食欲降低等等症状。
3.血管钙VS血压
人体缺钙也会引起高血压,在血压不稳的人群中,大约有40%的人,都是因为缺钙,在老年人血压不稳的因素中占到第一位。
4.内分泌腺钙VS激素分泌
内分泌腺,是没有分泌管的腺体。它们所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直接进入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管中,由血液和淋巴液将激素输送到全身。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要靠钙来传递信息,钙不足会引起内分泌失衡,影响肤色肤质、造成失眠多梦的情况,还可能导致性功能低下。
5.肌肉钙VS肌肉力量
钙会参与肌纤维运动,如果肌肉中的钙浓度不足,肌肉兴奋度会升高,即使睡觉,也会感到肌纤维自发收缩,甚至严重到抽筋。
缺钙时,肌肉力量不足,运动时容易拉伤、运动后也常常感到酸痛。
6.脂肪钙VS脂肪代谢
钙的多少决定了能量是燃烧释放,还是以脂肪形式储存。钙片可以减少脂肪的沉淀,还能激活分解脂肪需要的酶。
钙与身体各个系统都密切相关。营养学家认为,补钙是一种常态,会贯穿人的一生。一生中有4个补钙的关键时期。
20岁前
20岁前,钙质储备越多,以后发生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就越小。
从22岁开始,骨骼虽然不会继续生长,但是骨头会储存更多的钙质强健骨骼,直到35岁左右形成骨峰值,也就是存到一生中最多的骨质。
所以,存钙就像存钱,存得越多,到老年时,才够用。
而补钙更要趁早。婴儿若摄入钙不足,会表现为夜惊、夜啼。儿童、青少年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日常饮食如果摄入钙不足,容易发生佝偻病、软骨病、生长受阻等。
30岁(妊娠期)
从35岁开始,骨骼中的钙大约以每年1%的速度在流失。到70岁时,骨质流失将达到35%,这也意味着那时的骨骼重量只有年轻时的65%。
尤其是女性,生一次孩子骨量流失约10%。为什么哺乳后会出现牙齿松动、腰背酸痛的情况?缺钙是原因之一。
所以,要注意补钙,一方面满足妈妈的身体需要,一方面满足孕育宝宝的需求。
50-60岁
这个阶段钙质容易流失,尤其是女性,在40-50岁绝经前每年骨量以0.3%-0.5%的速度在丢失。之后进入绝经期,绝经十年左右,骨量会丢失20%-30%。因此,更年期时更需要注意补钙。
这个阶段最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的阶段,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会给身体带来很多问题。
60岁后
骨质疏松最严重也最常见的后果是骨折。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脊椎骨、腕骨和髋骨。
一旦骨折,对于骨量原本就存余不多的老年人来说,是一种负担。卧床休养后,骨量会开始流失,甚至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对老年人来说,一定要注意补钙。
处于生长期、孕期及哺乳期女性、更年期女性以及老年人因为不同的原因对钙的需求量是日常膳食所不能满足的,可以通过膳食补充剂来补充钙质。(在文章末尾点赞就是最温暖的陪伴。)
相关链接:胶原蛋白起到哪些作用?胶原蛋白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关于胶原蛋白的QA
营养素对免疫系统有哪些作用?7种营养素提高免疫力!
推荐一本最近在看的很赞的书:
严重警告:请尊重版权,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抄袭行为。可以转发本文至朋友圈或个人,不能抄袭到甲氧胺福林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