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玻尿酸若注射到错误部位,剂量太多。由于玻尿酸是可以被溶解的,所以在医学的处理上,遇到不可逆、无法挽救的状况时,可注射溶解消融玻尿酸。
溶解酶是什么?
玻尿酸溶解酶又称为透明质酸酶或“注射用玻尿酸酶”,是一种能水解透明质酸的酶。玻尿酸溶解酶属于天然酶,其对透明质酸具有水解作用:(消除不合适部位的注射物,消除过量注射透明质酸导致的肿块,消除率达90%)。主要用来修复玻尿酸塑形失败。玻尿酸溶解酶是溶解玻尿酸的一种物质,在玻尿酸注射美容后感觉效果不太好,在48小时内可以用透明质酸溶解酶进行溶解,之后可再次用玻尿酸填充。
玻尿酸溶解酶的使用方法
玻尿酸酶一支的浓度是U,它的溶解方法一般有多种,依照具体情况而定。有些专家常用的溶解方法如下:IU(一支玻尿酸酶)+3ml注射用氯化钠→分成10支→可以溶解10ml的玻尿酸;具体注射多少的酶的量按照注射玻尿酸的量来注射。
溶解酶的具体配比方法
拿一瓶溶解酶,抽取大约3ml生理盐水(NS)注射到瓶中,溶解干粉,放置冷藏备用。每次使用时,用1ml注射器抽取0.3ml溶解后的酶,再加NS到1ml,这样这1ml溶解酶基本就能溶解1ml的维诺斯小分子,但对于交联度过高的产品,溶解酶的浓度要加大,但千万别直接用原液溶解,浓度太高。具体用量视需要而定,但一次用量不超过u。(此配比方法只作为参考,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配比方法因人而异,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溶解酶的配比注意事项
配制好的溶酶为水溶液极不稳定,宜临用前配制,剩余溶液可在30度以下温度保存2周,但若有变色或沉淀则不可再用。
溶解酶能溶解大部分玻尿酸,残留的玻尿酸在半年内完全代谢消失。溶解酶后出现的瘀青和发黄的现象是因为注射时有皮下出血的情况,一般几周后就消退。
溶解酶注射过量处理
过量注射可导致局部水肿,过敏表现:红斑、恶心、呕吐、头晕、心跳加速和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停药,并采用支持疗法。急救可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和抗组织胺药等。
玻尿酸溶解酶的禁忌症
1、注射过肉毒素的部位48小时内不能注射玻尿酸酶,因为玻尿酸酶促使肉毒素严重扩散。 2、避免一些急慢性病,还有正在口服一些药物,尤其是有过敏史的客人。 3、注射完玻尿酸酶后再注射玻尿酸的间隔时间:一般间隔一周比较稳妥,如果紧急的情况就间隔72小时,这个和药物吸收情况有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