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以下特点:
1、主食吃得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约占总热量的60%~70%;
2、新诊断的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比例高达近80%;
3、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相对西方人群要弱,食物负荷后胰岛素分泌量不足。
因此,国人糖尿病餐后血糖升高非常显著。针对这个现状,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的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应运而生。
一、α-糖苷酶抑制剂是如何发挥降糖作用?
人体是不能直接吸收淀粉的。生理情况下,食物中的淀粉经淀粉酶消化成双糖或寡糖,然后在小肠中的α-葡萄糖苷酶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为单糖,才能为人体吸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使得淀粉分解为单糖的速度下降,延缓肠道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有哪些优点?
1、降糖疗效肯定: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单独应用阿卡波糖mgtid,平均降低HbA1c1.1%,可使80%的患者血糖达标。
2、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
3、节约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
4、减轻体重效果优于二甲双胍。
5、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6、可以超早期使用,是目前惟一被SFDA批准用于IGT人群的降糖药。
三、哪些患者适合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国外应用并不多,但在中国,一直是应用最广泛、处方量最大的口服降糖药。原因如下图所示:
所以α-葡萄糖苷酶特别适用于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餐后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患者。
四、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有哪些注意事项?
1、与第一口饭嚼碎同时服下,降糖效果会更好;
2、大部分糖友的最佳剂量是:阿卡波糖mgtid;伏格列波糖ugtid。
3、刚开始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部分病友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或排气增加。此时不用紧张,改从小剂量开始,一般用药2~4周后消化道症状会逐渐缓解。
4、如果合用其他降糖药,并出现低血糖时候,食用一般的甜食(多为添加白砂糖)或麦芽糖效果往往不明显。因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会阻止双糖的吸收。故应该口服葡萄糖处理低血糖。
5、如果有胃肠道疾病或手术史,应与医师沟通,判断是否存在用药禁忌证。
五、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有哪几种?
目前国内常用的有两种:阿卡波糖与伏格列波糖。
还有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名叫米格列醇,但相对少用。
林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