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蕴,肿瘤学家及纳米生物学家,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第九、十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亚洲生物物理联合会(ABA)主席。
阎锡蕴院士
阎锡蕴团队针对肿瘤生物学的重要问题,引入了纳米科学和技术,在肿瘤和纳米生物学交叉领域做出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性发现。她发现的有重大临床应用前景的肿瘤新靶点CD,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由中国人独立发现、受国际同行重视,并实现了成果转化的范例。她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纳米酶,提出了纳米酶概念,发明了纳米酶新技术,创造了全球首例纳米酶产品,获得了中国医疗器械证书,开辟了纳米酶研究新领域。年,阎锡蕴院士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纳米酶(Nanozyme)是一类蕴含酶学特性的纳米材料,在纳米尺度表现出只有天然酶才有的催化特性。例如,能够在生理条件下高效催化酶的底物,产生与天然酶相同的反应产物和酶促反应动力学特征。更重要的是,纳米酶催化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稳定性好,不仅能够用于工业和环境治理,还可作为天然酶的替代物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纳米酶的发现是多学科交叉、协作的典范。阎锡蕴团队在长期与从事材料、化学、物理的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合作过程中,从一个新的视角,探索并发现了无机纳米材料不可预见的酶学特性,提出了全新的“纳米酶”概念。首篇论文入选年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已被他人引用1,余次,引用率位居AllFields前0.1%论文,研究结果已被全球多家实验室独立验证。迄今为止,全球已有26个国家的多个实验室从事纳米酶研究,先后又发现了50余种纳米酶,其应用研究也拓展到了生物、医学、农业、环境治理、国防安全等多个领域。
纳米酶引起学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