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 酶储存 > 香榧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和酶抑制活性

香榧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和酶抑制活性

发布时间:2018-9-5 18:54:59   点击数:

香榧除了加工成坚果类食品作为美食佳品外,还是名贵中药材,入药具有延缓衰老、清肺润肠、止渴化痰、消积通便等功效,但关于香榧的生物活性及其化学组成的研究比较少。但目前还鲜见报道对香榧叶、茎、假种皮、种壳和种仁中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也鲜见关于香榧降血糖和抗痛风活性方面的报道。

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张露、刘鹏飞和涂宗财等人以香榧叶、香榧茎、香榧假种皮、香榧壳和香榧仁为原料,分别分析90%乙醇溶液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的含量,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2个体外抗氧化模型,以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抑制能力评价香榧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提取物的抗氧化、降血糖和抗痛风能力,为香榧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1.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分析

香榧不同部位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差别很大,其含量顺序为:香榧仁(25.28mgGAE/g)>香榧叶(11.1mgGAE/g)>香榧茎(4.23mgGAE/g)>香榧假种皮(2.62mgGAE/g)>香榧壳(0.65mgGAE/g)。香榧仁提取液中的总酚含量最高,香榧壳提取液中的总酚含量最低,只有香榧仁的2.57%。由此可知,多酚类物质主要存在于香榧的果仁之中。

不同香榧样品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总酚含量不同,香榧假种皮和香榧茎提取液中的黄酮含量最高,为0.55~0.56mgQuE/g,且两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香榧叶中的总黄酮含量次之,为0.26mgQuE/g,香榧壳中的总黄酮含量最低,仅为香榧假种皮的8.93%。

不同香榧部位样品中的缩合单宁含量的差异很大,其变化范围为0.06~1.10mgCE/g。香榧叶提取液具有最高的缩合单宁含量,为1.10mgCE/g,其次为香榧仁0.55mgCE/g,香榧茎中的缩合单宁含量最低(0.06mgCE/g),只有香榧叶的5.45%。因此,香榧中的缩合单宁类物质主要存在于香榧叶中。

2.抗氧化活性评价

2.1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在测试质量浓度范围内(0.05~30mg/mL),所有样品均具有较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且其清除能力随样品质量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香榧仁具有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为0.48mg/mL,其次为香榧叶(1.19mg/mL),香榧壳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低,其值约为香榧叶的16倍,这可能是与香榧仁中最高的总酚含量和较高的缩合单宁含量有关。相关性分析表明,香榧不同部位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和0.,表明酚类化合物对样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贡献最大,其次为缩合单宁类化合物,由此初步推断酚类化合物为香榧中主要的自由基清除剂。

2.2ABTS+·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当样品质量浓度低于3.75mg/mL时,所有样品对ABTS+·的清除能力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且其变化趋势总体上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似。香榧不同部位样品清除ABTS+·的IC50值的变化趋势为:香榧仁(0.53mg/mL)<香榧叶(0.90mg/mL)<香榧茎(1.65mg/mL)<香榧假种皮(2.24mg/mL)<香榧壳(15.35mg/mL)。因此,香榧仁具有最高的ABTS+·清除能力,香榧壳的ABTS+·清除能力最低。但按照干原料的质量计算时,香榧样品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低于阳性对照品槲皮素。相关性分析表明,ABTS+·清除能力与样品中总酚和缩合单宁的含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系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和0.,而黄酮含量与ABTS+·的清除能力呈弱相关(r=0.),表明酚酸和缩合单宁类化合物为香榧中清除ABTS+·的主要作用成分。

3.降血糖潜力评价

当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低于90%时,香榧仁和香榧壳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随着样品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香榧茎和香榧假种皮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能力随样品质量浓度的升高增加较缓慢,且在测试样品质量浓度范围内(0.94~30mg/mL)两者之间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相差不大,而香榧叶提取物不存在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香榧仁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IC50值最低,仅为0.14mg/mL,远低于糖尿病临床治疗药物阿卡波糖的1.29mg/mL,因此,香榧仁具有最高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降血糖活性成分资源。相关性分析表明,样品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与总酚、总黄酮、缩合单宁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和0.,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香榧仁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单宁类化合物。

4.XOD活性抑制能力

香榧仁提取物具有相对较强的XOD活性抑制能力,当样品质量浓度为0.94~15.00mg/mL时,其活性随样品质量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IC50值为3.07mg/mL,但该值远高于阳性对照物别嘌呤醇(IC50值为9.15μg/mL)。香榧假种皮提取物的XOD活性抑制能力较弱,其IC50值均大于15mg/mL,而香榧叶、香榧茎和香榧壳提取物没有XOD活性抑制能力。这可能取决于香榧仁中高的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以质量浓度为7.5mg/mL时样品的XOD活性抑制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与XOD活性抑制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和0.,表明酚酸和单宁类化合物为香榧仁中主要的抑制XOD活性的作用成分。

结论

香榧不同部位提取液的主要活性成分、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香榧仁和香榧叶分别含有最高的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分别为25.28mgGAE/g和1.10mgCE/g,而香榧茎和香榧假种皮中的黄酮含量最高(P>0.05)。生物活性分析显示,香榧仁具有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能力,且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IC50=0.14mg/mL)高于阳性对照品阿卡波糖(IC50=1.29mg/mL)。因此,香榧仁是优于香榧叶、茎、假种皮和种壳的天然抗氧化剂、α-葡萄糖苷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资源。

本文《香榧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和酶抑制活性比较分析》来源于《食品科学》年39卷10期78-83页,作者:张露,刘鹏飞,涂宗财,谢星,张恕雅,沙小梅,王辉,戴花剑。DOI:10./spkx--10013。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修改:李莹;实习编辑:陈明茵;责任编辑:张睿梅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赞赏

长按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minqing.com/mcc/390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