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轰轰烈烈的开始啦!在浩如烟海的生物知识点里,估计很多同学都已经快要喘不过气了!没关系,小宝君今天就来拯救大家!
首先,小宝君要告诉大家的是:二轮复习来了,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面对!然后,小宝君将会把高考生物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用大量的全国各地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考试试题,帮助同学们开始以模块的形式展开二轮复习,扎实同学们的功底~~
话不多说,赶快开始吧!前方大量学习干货出没,同学们务必准备做好笔记哦~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从哪里入手?年生物高考试卷结构仍然与往年一样,6道选择题,每题6分;4道必做简答题,均为必修内容;1道选做题,选修1或选修3任选其一。
根据大纲的要求:
生物试卷不是以考察知识点为主,而是侧重于主干知识重点考察,同时对于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会继续延续并增强。
一轮复习后:
学生的知识是零散的,要提升能力,达到高考要求,必须进行二轮复习。
二轮复习要达到三个目的:
一、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
二、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三、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答题技巧。
二轮复习我们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大致分为这样几个专题:
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
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六:生物与环境
专题七:实验与探究
专题八:生物图形、图表信息题
专题九: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关于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概述如下图所示:
1
细胞的物质基础
1、化学元素
由元素构成化合物有以下几种,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近几年的高考题选择题经常出现各种大分子物质的元素组成:
我们把细胞中的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又包括水和无机盐。
、水和无机盐
3、糖类和脂质易错点:
①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还原糖,如淀粉、纤维素、蔗糖,都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
②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但二糖并不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如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
③并非所有的糖都能作能源物质,如纤维素。
④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相比,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
4、蛋白质和核酸
5、相关计算
(1)肽链的相关计算:
已知形成肽链的氨基酸数为a,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
蛋白质中含有N、O原子数的计算
①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的N原子总数
②O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
()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核酸过程中的有关规律:
n个脱氧核苷酸合成双链DNA失去的水分子数n-;
n个核糖核苷酸合成RNA失去的水分子数为n-1。
(3)氨基酸与相应核酸的碱基(核苷酸)数目的对应关系: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6 ∶3 ∶ 1
上述关系应为每形成1个氨基酸,至少需mRNA上3个碱基,DNA上6个碱基(由于mRNA中存在终止密码子等原因)。
细胞的结构基础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比较
同学们应重点注意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实例,这已成为近年高考的高频考点。
、主要细胞器结构与功能归纳
(1)结构:
双层膜:叶绿体、线粒体
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无膜:核糖体、中心体
()功能上:
①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或产生ATP的细胞器):
叶绿体: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线粒体: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②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
线粒体——供能、核糖体——合成载体蛋白;
③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
核糖体——间期蛋白质合成;
中心体——由它发出的星射线构成纺锤体;
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线粒体——供能。
(3)从分布上:
①动植物细胞一般均有的细胞器: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②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③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液泡、叶绿体。
(4)从成分上:
①含DNA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
②含RNA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③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有的液泡中没有色素,大液泡的形成标志细胞成熟失去了分裂能力);
④产生ATP的细胞器(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⑤能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⑥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核糖体(翻译过程)、线粒体和叶绿体(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细胞中的主要细胞器中以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为重点内容,因为这是涉及到后面细胞的代谢的两个关键细胞器,关于这两种细胞器会如何出题呢?
3
生物膜系统(1)细胞膜
细胞膜的成分、结构与功能
()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3)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为例):
(4)有关生物膜的疑难问题点拨
不同生物膜之间相互转化的结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
间接相连的生物膜之间借助“膜泡”或“囊泡”形式相互转化;
生物膜的流动性受温度影响,低温时膜的流动性减弱;
核糖体、中心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结构;
生物膜系统是真核生物特有的结构体系,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无生物膜系统。
4
物质进出细胞的相关分析1、物质运输方式的判断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①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②O浓度:
③温度: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因而影响物质的运输速率,低温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
一轮复习侧重点,二轮复习侧重面,点面结合,学会运用,才是拿高分之道。
二轮复习中每期都会有对这个模块专题知识点串讲,历年高考和模拟考试试题精讲,高频考点点拨等,力求让同学们少走弯路,用时最省效果最好。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细胞代谢这一专题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并且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内容,其中考察对酶的本质、ATP的理解,以选择题为主,对探究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多以实验形式进行。细胞的呼吸和光合作用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命题角度通常是结合图解或实验数据来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及影响因素,试题以非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考生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判断能力,分析曲线的能力以及实验分析能力等。
对于这一专题的复习,我们分为:
一:酶和ATP
二:细胞呼吸
三:光合作用
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综合
1
酶与ATP
(一)酶
1、巧记酶的“二、一、一、一”
、把握“二类曲线”
(1)酶特性的曲线
①图1中加酶的曲线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酶具有高效性
②图中两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专一性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曲线
①分析图3和图4:温度或pH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②分析图5:OP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P点以后的限制因素则是酶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