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CM-纤维素离子交换剂柱层析,以梯度洗脱方法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和纯化酯酶。
1.仪器设备
玻璃层析柱、分光光度计等。
2.操作方法
1)粗酶制剂的制备
2)CM-纤维素离子交换剂的处理:称10gCM-纤维素干品置于烧杯中,加入ml0.5mol/LNaOH-0.5mol/LNaCl溶液,混匀,静置10min后放入布氏漏斗抽滤,水洗滤渣至中性。再将滤渣悬浮于ml0.5mol/LNaOH-0.5mol/LNaCl溶液中,混匀,静置15min后放入布氏漏斗抽滤,水洗滤渣至中性。最后将滤渣悬浮于所选择的起始缓冲液中。
3)层析柱的安装与平衡:取1.5×40cm的玻璃柱,以CM-纤维素装柱约30cm,用起始缓冲液平衡10h左右。
4)加样和梯度洗脱:用滴管将4ml粗酶制剂溶液(总蛋白质含量15mg)沿柱内壁徐徐加到纤维素柱面,然后慢慢放松下端螺旋夹,使样品液面降至纤维素柱表面,再加入少许洗脱起始缓冲液洗涤柱壁,如上操作,反复进行2次。
以5×10-3mol/L~1×10-1mol/LpH6.0磷酸缓冲液(各ml)作直线梯度洗脱。流速控制在2ml/20min。以部分收集器收集,每管收集2ml流出液。实验在0~1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测定各管流出液的酶活性,同时用Folin-酚法测定每管流出液的蛋白质含量。
5)酯酶活性的测定:底物乙酰-2,6-二氯酚靛酚经酯酶水解后生成2.6-二氯酚靛酚,在pH8.0条件下显蓝色,底物浓度恒定时,酶促反应速度取决于酶的活性。取4ml5×10-2mol/L的磷酸缓冲液(pH8.0),加0.2ml底物(最终浓度为1.25×10-4mol/L),再加适量酶溶液(0.5ml含μg蛋白质)和水,使反应系统的最终容积为6ml,在30℃下反应5min后立即在nm处测定吸收(A)值。6)结果处理
(1)以梯度洗脱流出液的管数为横坐标,以相应流出液的蛋白含量为纵坐标,作出洗脱曲线图。蛋白质含量以1ml梯度洗脱液(Folin-酚试剂法测定)在nm处比色的光吸收值表示。
(2)以梯度洗脱流出液的管数为横坐标,以相应流出的酶液活性(取0.5ml测定,在nm处的A值)为纵坐标,作出酶活性曲线图。
(3)以梯度洗脱流出液的管数为横坐标,梯度洗脱液浓度为纵坐标,绘制出梯度洗脱液浓度曲线图。
(4)分别合并各组分,测定其蛋白质含量和酶活性,并按下列公式计算比活性。
原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