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EeroLampinenforQuantaMagazine
翻译谢昳
审校张梦茜
编辑魏潇
记忆如何形成?形成后我们的大脑如何回想?丢失的记忆能否通过沉默的“记忆印迹”(silentengrams)恢复?不管你从前学到的是什么,诺贝尔奖得主利根川进的实验室正在颠覆科学界关于记忆的固有认知。他们的研究发现,通过给小鼠注射特定的蛋白质,就能够像治愈人类感冒一样简单地找回“丢失”的记忆。
过去的一年中,神经科学家在记忆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惊喜的进展,例如大脑会同时产生多个记忆拷贝,不过长期有效的那个拷贝一开始并不被我们的意识所察觉。
一走进麻省理工学院Picower学习记忆研究所,利根川进便会立刻引起你的注意。一张3英尺高装裱过的利根川进的肖像挂在高顶大堂的正中间,周围彩色的荧光屏循环播放着他近期的研究进展。
然而照片中的男人本身其实是非常低调的。大多数日子里,他都舒服地坐在Picower大楼第五层密集的实验室和办公室丛林之中。照片中又黑又密的头发如今露出微微的银白色。今天,一件有些许褶皱的蓝色开衫代替了照片中那套无可挑剔的西装。令人舒服的行为举止和柔声细语掩盖了他教科书粉碎者的形象——至少,他是一个底牌深藏不露的扑克玩家。
利根川进在MIT的办公室来源:TonegawaLab
如今,利根川进正在和他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神经科学家迪拉吉·罗伊(DheerajRoy)等一起颠覆脑科学领域的一些基本假设。今年上半年,他报道了记忆的存储和提取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神经环路实现的,而并非一直被认为的同一条。他的团队还发现对一个事件的记忆是在大脑负责长时记忆(long-termmemory)和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的不同脑区同时形成的,并不是先在一个脑区内形成短时记忆随后再转移到另一个脑区形成长时记忆。利根川进实验室最近的、也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发现,是当下无法被唤起的记忆也许有一天可以重新被我们的意识所觉察。
如今在麻省理工学院Picower研究所担任生物和神经科学教授的利根川进,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为自己赢得了特立独行的名声。在瑞士的巴塞尔(Basel)免疫学研究所任职时,他发表了一个初看极端怪异,而后却被视为伟大学说的理论——免疫细胞能对自己的DNA进行重组,从而通过为数不多的基因,产生上百万结构功能各异的抗体蛋白。他的发现为他赢得了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也因此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厅中为自己那副巨大的画像赢得了一席之地。许多研究者在取得了这种成就之后会留在这个领域,享受荣誉带来的治疗白癜风医院庆国庆中科白癜风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