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又逢一年高考出分时,站在人生岔路口的你,是否对如何填报志愿而迷茫?听听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首届本科毕业生从高考填志愿到大学毕业的故事吧!相信这会帮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关于写信的人
王温博,国科大首届本科生,河南省三门峡市年高考理科第一名(总分)。本科一批第一志愿录取入国科大,攻读生物科学专业。大二上学期末转为主修化学专业,辅修生物科学专业。大二暑假组队参加“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获银奖。大三寒假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进行“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以封底文章(BackCover)发表在美国《先进材料技术》(AdvancedMaterialsTechnologies)杂志上(共同一作)。大四上学期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学。年通过研究生考试录取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
国科大首届本科生王温博
内容提要
一份“另类”的高考志愿表:我是如何选择了“一条无人走过的路”
国科大的“大师”与“大楼”:亲身经历过才明白“科教融合”的含义
核酸拼接的青春之梦:国科大的“同龄人氛围”是“使命”与“挑战”
查尔斯河的日落与格里芬湖的暮色:我在哈佛、MIT、澳国立看到了什么
圆明园·野长城·天文台:写在校庆40周年之际
来自国科大本科毕业生的一封信
文/王温博
即将迈入大学校园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即将大学毕业的我也像此刻的你们一样,踏在人生的分水岭上。
8个月前,春意正浓的堪培拉柳絮飘扬。临近期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校园中流传着一句谚语:“如果飘柳絮的时候还没开始学习,那你就要挂科啦!”对于访学中的我而言,此刻更纠结的是毕业去向的选择,因为这时的我已经大四了。
做实验的间隙,我带着遗憾对Aidan说,这大概是我做的最后一个与生物相关的课题了。Aidan是指导我进行研究课题(ResearchProjectsinChemistry,一门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的研究性课程)的博士生学长,他也即将毕业了。听了我的情况,Aidan说,不要为了得到一个位置(能读研)而选择某个导师,重要的是你对所选的领域感兴趣、有热情,毕竟这很有可能会成为你一辈子要钻研的课题。
我一直将这个来自悉尼的大男孩视为良师益友。因为曾当过两年中学教师,Aidan做助教(tutor)或研究课题导师(supervisor)时都非常耐心,善于用最浅显生动的方式阐释复杂的原理,经常采用启发而非灌输的方式教导学生。然而正是这位在我眼中亲切、幽默、稳重、博学的“出色的老师(anoutstandingteacher)”,却曾在经过多年努力即将拿到有机合成博士学位的时刻,抛弃已有的成绩,转到目前所在的课题组,从零开始进行结构生物学的研究。他说,John(目前的课题组长)所研究的问题能让他为之兴奋,不断产生新的想法。
最初听到这样与我眼中的“老师”形象大相径庭的“叛逆之举”,我也感到不解。但Aidan是实验室少有的最早来、最晚走、周末也继续工作的人;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像旋风一样同时进行数个课题的实验;逐字逐句修改我的论文时,会告诫我在表述时一定要认真考虑其中蕴含的生物物理基本原理。他的勤奋、热忱、严谨让我理解他的选择中所饱含的真心和决心。
王温博与Aidan合影
8个月后,回到北京的我已经在心仪的课题组完成了毕业设计,并刚刚顺利拿到在这里继续读研的录取通知书。早晨从学校宿舍出发,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来到研究所,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打开电脑,读到导师刚刚发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环孢菌素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