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计划
“知行计划”全称“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知行促进计划”,是共青团中央学校部指导发起的中国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支持促进项目,旨在助力企业、社会责任进入全国3,所大学,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自年创立至今,已有所大学的4,多支大学生团队参与“知行计划”,1,个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得到“知行计划”支持;大学生实践足迹遍布全国,前往4,所乡村学校,约万乡村中小学生和15万乡村教师直接受益。
生物催化生活之美
“生物催化生活之美”教育计划由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创立于年,项目针对中国生物教育现状,聚焦工业酶制剂给公众生活带来的变化,面向中国中小学生,研发了中国第一门“酶”科普课程,致力于推动以生物技术、酶、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公众教育。诺维信持续帮助中小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知识,接受优质课程教育,累计16,人直接受益,其中包括北京18所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学生及偏远地区学童。同时组织高质量的教师培训5次,并邀请北京市优秀科普教师开发全新课件、录制科普示范课程视频,全面优化课程设计,提升开课中小学生科普课程质量。
本次课程的主题是“生物催化生活之美”,课程知识重点并不是有关酶的各种学科专业知识,而是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与酶有关的事物介绍给学生并为他们揭示相关的奥秘。
本次课程主要讲授酶的本质、酶的特性、酶的分类、淀粉酶、生活中的酶等知识点。
我们的新朋友
因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没有太多相关背景知识储备,对概念性的知识理解起来也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本次课程均采用拟人化的方式来对酶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
课程以“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群新朋友”开场,拉近了孩子们与酶这一陌生概念的距离。
而在讲到酶的温和性这一特征时,将酶与小朋友们进行了类比:
“在很冷的冬天和很热的夏天大家是不是都不想运动,也不是很想写作业呢?其实酶也是和大家一样的,它们也不喜欢太热和太冷的环境,在很冷或者很热的环境,酶的工作效率就会很低甚至他们就不工作了,这就叫做温和性。”
在课堂上,还进行了小游戏“猜猜我是谁”,以此来加强了学生对六大类酶的印象与理解。
孩子们的表现
小游戏“猜猜我是谁”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并加强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几乎全班都能根据给出的图片,说出酶的名字及其特点。
在问到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与酶有关时,出乎意料地,学生们很快就说出了酒、果汁、面包等答案,尽管他们并不知道进一步的相关知识,仅仅是处于”听说过”这一阶段。
在被问及“为什么在洗洁精和洗衣粉里加入酶能把碗和衣服洗得更干净”时,孩子们虽然不知道原理,他们却敢于大胆猜测,给出他们认为合理的答案。
志愿者感想
酶的世界精彩纷呈,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如馒头、肉类等在人体摄入后的消化过程来讲解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合课堂提问问题等课堂互动,以卡通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生动的了解酶的组成和作用效果,来增加学生们的兴趣,将学生们带入酶的世界里。由于学生们对酶的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低,这给我们上课的志愿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巧妙的授课方式,最终达到了较好课程效果。
——谢佶芹
酶,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字该怎么念、怎么写,这次课程却要让他们来学习酶是什么、酶的作用是什么、酶有哪几类。上课前,我对这次课堂是感到略微担忧的。我担心孩子会对这一陌生的知识提不起兴趣,亦或是因为知识存在一定难度而跟不上课堂节奏。但在授课过程中,我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孩子们表现出的对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们也都能理解所讲的知识。
——叶炜玲
课程的内容非常棒,师生互动很多,PPT上展示的关于酶的具体形象,很有意思,全教室的孩子都很聚精会神的在听。而且明显孩子们对于PPT上的各种酶的作用很好奇,这些孩子很想知道酶到底是什么,和生活有什么联系,所以对于一些与生活中的酶有关的问题,学生的反应很热烈。
——施寅璞
认真上课
回答问题
通过本次课程学习,我们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提问,敢于猜测。
老师采访
5月25日下午,我们在良山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开展了“漫游酶世界”第二课时的授课。值得一提的是初中部班的科学老师徐美玲也亲临我们的教学现场,与同学们共同学习酶的知识,感受科学的魅力。在课程结束后,她也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总体而言,徐美玲老师对于我们的课程还是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她所提供的诸如引入动漫元素等建议也为我们未来课程的改进指明了方向。在未来两个课时的授课中,我们会不断完善自己的课程体系,争取将更多酶的科普知识传递给学生,向学生、老师和校方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字/爱心支教中心米茶
图片/新闻网络中心、爱心支教中心
编辑/爱心支教中心汤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