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 酶种类 > 病毒是实验室泄露国际病毒学专家辟谣不可能

病毒是实验室泄露国际病毒学专家辟谣不可能

发布时间:2020-6-20 15:51:17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http://www.wisdomtouch.com/

iNature

自中国湖北省武汉市首次报道新型肺炎(COVID-19)以来,关于致病性病毒SARS-CoV-2的起源一直存在大量讨论和不确定性。美国斯克里普研究院的KristianG.Andersen及哥伦比亚大学W.IanLipkin(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分子手段诊断病原菌的科学家,被誉为“世界上最知名的病毒猎手”)联手发表题为“TheProximalOriginofSARS-CoV-2”的文章,在该文章中,研究人员就SARS-CoV-2基因组中的两个疑似人为干预的特征进行了功能性和结构性的比较分析,这些分析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认为SARS-CoV-2不是实验室工程制造而泄漏的病毒,而是病毒自然进化的产物。

1)基于结构生物学和生化实验,SARS-CoV-2在受体结合区域的氨基酸突变使得其相对于SARS-CoV而言与人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更高(注:ACE2受体是人与冠状病毒结合的关键部分,也就是说与人ACE2受体结合的亲和力越高,则病毒的传播性越强。SARS-CoV-2基因组序列上与受体结合的某些关键氨基酸突变与之前的科研文章中预测可用于增强亲和力的氨基酸突变一致,有传言这是由实验室定向突变而生成的人造病毒)。

如果使用SARS-CoV的基因组为参考,之前的实验证明SARS-CoV-2中影响与人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的6个相应氨基酸为L,F,Q,S,N和Y(注:F代表在第位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在之前研究中,实验证明如果SARS-CoV由亮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即SARS-CoV-2的F)会显著提高病毒与人体受体结合的亲和力,然而该突变在自然宿主蝙蝠和穿山甲的相关冠状病毒中都早已经存在了,不能说这是刻意人为生成的突变。不仅是F,SARS-CoV-2病毒中其他5个关键氨基酸也与穿山甲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此外,F并不是之前预测的改造病毒亲和力最强的突变方法,另外5个氨基酸也都有可能导致亲和力的增强,如果真是某个分子生物学家的邪恶成果,那他完全由可能将应用已有的技术把其他5个氨基酸也都突变成为最可怕的一个的组合。所以看起来氨基酸F的出现更像是SARS-CoV-2病毒针对人类和其他动物宿主发生的一个自然的进化突变。

2)SARS-CoV-2在关键的S蛋白上有一个可疑的酶切位点并在旁边发现了在其他冠状病毒中不存在的连续的十二个核苷酸的序列(注:酶切位点通常是人工基因重组技术留下痕迹,所以有传言这是实验室改造的病毒)。

在另外一篇报道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minqing.com/mzl/541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