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重要文物已经降解泥化。如何从泥化残留物中鉴别出文物原来的成分,是科技考古的重要研究方向。
年,隋炀帝和萧后的合葬墓在扬州被发现,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出土的萧后冠,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的等级最高、保存较完整的皇后礼冠。萧后冠刚出土时,金属框架已经锈蚀断裂,珠宝胶黏剂已经腐朽泥化。
胶黏剂是人类制造生活器物和生产工具的基本材料,可反映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原始人类已使用桦树沥青作为胶黏剂;在长江流域,年前的跨湖桥人就已经利用天然大漆作为胶黏剂,修复陶器和独木舟[1]。
松脂是华夏地区常见的天然树脂之一,也是古人常用的胶黏材料。松脂的主要成分是松香酸,一种小分子有机物。文物腐朽泥化后,要准确检测出土壤中老化分解后的松脂具有相当难度。
针对这一问题,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研究建立了一套检测泥化松香酸的酶联免疫竞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