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甘氨酰tRNA合成酶1,具有抗癌能力
巨噬细胞、细胞外囊泡、棕榈酰化、肿瘤微环境、甘氨酰tRNA合成酶1(GARS1)巨噬细胞分泌的甘氨酰tRNA合成酶1(GARS1)可促进癌细胞凋亡,但是目前GARS1的分泌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研究发现GARS1通过细胞外囊泡(EVs)分泌,并且在C位点发生棕榈酰化后锚定在膜上,而分泌GARS1的EVs富含其他抗癌活性的因子(IGF2R、vimentin)。本文揭示了GARS1的独特分泌机制,也阐述了肿瘤发生过程中介导免疫反应的细胞内因子。各种胞内蛋白在细胞外介导生物学过程,也有一些蛋白缺乏经典的分泌蛋白信号肽,这些蛋白是非传统分泌方式分泌,例如HMGB1通过囊泡或分泌型溶酶体分泌,表明蛋白有多种分泌途径。ARSs家族蛋白在蛋白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其分泌有多种方式,在细胞外功能也是多样的。ARSs在细胞内外显示出不同的功能,而ARSs免疫相关活性与分泌型蛋白类似。先前报道中,巨噬细胞在应激状态下可分泌GARS1促进癌细胞死亡,因此本文着重研究GARS1的分泌方式及其作用机制。巨噬细胞在应激下(无血清/无糖)与癌细胞共培养后可促进GARS1的分泌,用蛋白质运输各个步骤的抑制剂探究GARS1的分泌机制,分别阻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介导的蛋白质分米米、膜起泡、ABC转运蛋白、线粒体呼吸链。结果显示GARS1的分泌未受影响。胆固醇合成抑制剂处理后GARS1分泌被抑制,而胆固醇是EVs合成所必须的,高速离心后仍可检测到GARS1,提示GARS1的分泌与EVs相关。将巨噬细胞与癌细胞/非癌细胞共培养,提示肿瘤细胞可诱导GARS1-EVs分泌。与经典外泌体marker相比,GARS1-EVs分泌情况不同,提示其独特的分泌方式。对外泌体进行表征,而后DiI标记观察饥饿状态下GARS1-EVs的分泌量,DAPI观察蛋白的位置是否在核内。结果显示:GARS1由巨噬细胞分泌并且锚定在EVs的膜上。GARS1易被胰蛋白酶消化,表明在膜上。不可渗透的生物素标记EVs,去污剂释放生物素化的蛋白质,沉淀,用抗GARS1抗体对沉淀蛋白进行免疫印迹,从缺糖培养中分离的EVs中GARS1更高。分析结构表明GARS1无跨膜结构域,但是存在棕榈酰化位点(调节蛋白质膜运输的修饰),不同物种棕榈酰化位点保守,提示该功能重要。分别用抑制剂抑制棕榈酰化或突变棕榈酰化位点验证棕榈酰化在GARS1中的重要性。细胞外裸GARS1可结合于EVs,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结合部位。结果显示:GARS1可结合在EVs膜上,并且脂质修饰对于GARS1的摄取也非常重要。对包含GARS1的EVs提取其中蛋白质进行液相色相质谱分析(LC/MS-MS),利用Cytoscape对蛋白功能进行连接映射,结果显示:氨基酰基tRNA合成酶与GARS1相关。探究GARS1-EVs对癌细胞的作用,纯化的GARS1可促进癌细胞死亡,因此对GARS1-EVs功能也聚焦于促凋亡途径。电镜下检测癌细胞H对GARS1-EVs的摄取,并且冷冻电镜验证摄取的GARS1-EVs中包含GARS1。将GARS1-EVs与裸GARS1对比生长抑制作用的差异,免疫荧光检测凋亡细胞与GARS1-EVs的相关性,在有/无GARS1抗体存在下综合对比GARS1-EVs与裸GARS1的生长抑制作用。下游关于凋亡过程的差异蛋白有IGF2R和vimentin,分别抑制巨噬细胞IGF2R和vimentin所提取的GARS1-EVs验证IGF2R和vimentin在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GARS1-EVs具有抑制癌症生长的作用,这一作用与IGF2R和vimentin有关。往期·推荐
MSC来源的外泌体调节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肺支气管发育不良恢复肺功能
CellhesionVP提高MSC-EVs的免疫调节特性
单核细胞膜融合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可增加其在心肌破裂模型中归巢
牛乳外泌体对IEC-6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