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 酶适宜人群 > 第19课151第3讲酶的特性

第19课151第3讲酶的特性

发布时间:2017-12-23 19:18:41   点击数:

换一种不一样的方式来爱上生物

请用5-8min学习精品微课,并完成典型例题和学后自测。

知识点一:酶的特性

注意:高效性都是将酶与无机催化剂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得到的。

还可以考虑用:“同一种底物+不同的酶”的设置方案。同学们举例说明!

思考:这实验能用碘液检验实验结果吗?

思考:该试验能用斐林试剂检验实验结果吗?为什么?

思考:上面的实验步骤的设计有什么不妥?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该怎么改进?

总结: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使催化效率降低;高温、过酸和碱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性失活,当恢复最适条件时,活性都不能再恢复。

现有3支洁净试管甲、乙、丙,先向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按如下图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试管与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甲试管与丙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D.实验结果是乙试管与丙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专一性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知识点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如图所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8

B.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C.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逐渐升高

D.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本堂小结

自我反思

////(你知道原因吗?)

学后自测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和,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或发到群中(记得附上姓名哦),有疑问在学习群里讨论,我们不见不散哈。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是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原因是。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其特性有(答出两点即可)。

END

▼点击链接,回顾更多精品微课

(第18课)第1讲酶的作用和作用机理+第2讲酶的本质

(第17课)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16课)第1讲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第2讲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胞吞和胞吞

(第15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14课)细胞核的功能和结构

(第13课)第5讲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生物膜系统

(第12课)第3讲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第4讲中心体、核糖体

(第11课)第1讲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第2讲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观察

(第10课)系统的边界—细胞膜的制备与成分

赞赏

长按







































哈尔滨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minqing.com/msyrq/162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