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通过之前的文章大家也有所了解,这种情况不代表着不需要进行治疗。那么我们怎么应对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合理选择抗病毒治疗呢?
转氨酶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造成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通常,体检中主要检查的转氨酶是谷丙转氨酶(ALT)。1%的肝脏细胞损害,可以使血中ALT的浓度增加1倍。因此,ALT水平可以比较敏感地监测到肝脏是否受到损害。
1应用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因其他疾病而接受化疗、免疫抑制剂(特别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应常规筛查HBsAg;若为阳性,即使HBVDNA阴性和ALT正常,也应在治疗前一周开始服用核苷粪药物,在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停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停药时间。核苷(酸)类似物停用后可出现复发,甚至病情恶化,应予以高度重视。
对HBsAg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患者:在给予长期或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物治疗时,应密切监测HBVDNA和HBsAg,若出现阳转则及时加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2慢性HBV携带者接受器官移植:治疗时,可于术前1-3月给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如慢性HBV携带者ALT异常升高,立即给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持续时间依病情而定,最大限度地减少HBV的再活动。干扰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当避免选用。
另外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科学还知识,提高患者认知程度加强,加强依从性教育,是我国乙型肝炎防治水平更上一层楼。
转氨酶越高是不是说明病情越重?
在反映肝功状况的指标中,谷丙酶最敏感,升高的幅度可以从几十到几千,起病急骤的幅度大,缓慢起病的幅度小,升高幅度能正确反映病变的活动性。即使升高的幅度很大,及时降酶治疗可以控制病变加重。但是,因为谷丙转氨酶只反映一时的炎症活动性,不能完全以其升高的幅度来衡量病情。慢性肝炎从轻到重,主要是由肝纤维化程度决定的,严重的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
很多慢性肝炎病人的谷丙转氨酶只有小幅度波动,病情却在持续中缓慢进展,所以系列的定期检查比一时升高的幅度更为重要。若是想要降低转氨酶,也要首先要查清楚转氨酶高的原因。
引起转氨酶升高的病变可能在肝内,也可能在肝外。转氨酶高的原因不同,降低转氨酶的方法也不一样。
转氨酶反复升高是一种征兆和表现形式,说明肝脏功能受损,这是需治疗的指征。因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就会释放入血,所以抽血检测转氨酶会偏高。
慢性乙肝造成的转氨酶居高不下,其祸根在于乙肝病毒无休止的复制、机体免疫机制的紊乱。因此,治疗乙肝转氨酶升高必须“双管齐下”、“标本兼治”,如果一味使用降酶药物,治标而不治本,转氨酶可以得到暂时控制,但一旦停药,转氨酶往往再次升高,这种“反弹”现象在临床极为常见;要想使乙肝病情得到彻底控制,必须首先进行抗病毒治疗,抑制和消灭乙肝病毒是根本性举措,仅仅保肝降酶只是权宜之计。
?想知道了解更多肝病科普小知识就赶快白癜风能治好了吗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