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alt/ast)是临床上判断肝脏是否受到损害的指标之一,其实转氨酶的正常与否,并不能完全代表肝功能的好坏,转氨酶的高低也不一定与肝脏功能状态呈比例的。在临床上,关于转氨酶的认知存在不少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类。
为了纠正更多人关于转氨酶的错误认知,正确治疗肝病以及其他疾病,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转氨酶。
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普遍存在于心肌、脑、肝、肾等动物组织。相比较而言这种成分在肝细胞中的含量比较高,肝细胞一旦遭到打击和破坏,转氨酶就被释放到了血液,造成转氨酶升高的结果,但这不是唯一造成转氨酶升高的原因。
关于转氨酶的认知,有六大误区:
误区一转氨酶高就是肝炎
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很多,除肝炎外,急性软组织损伤、喝酒、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某些损肝药物,或患胆胰疾病、心肌炎、心肌梗塞及大叶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都可使转氨酶升高。所以,单纯的转氨酶偏高不一定就是肝炎。
误区二转氨酶越高,病情越重
急性肝炎时,转氨酶往往很高,可达单位/升以上(正常值40单位/升),但大多预后良好。而慢性乙肝的转氨酶大多轻度升高(单位/升以下),有的甚至正常,但实际上却要严重得多,容易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误区三黄疸很深,只要转氨酶正常就问题不大
急性重症肝炎、肝衰竭时,由于正常肝细胞较少,所以释放到血液中的转氨酶反而减少,出现“胆酶分离”现象,即胆红素很高,但是转氨酶反而下降甚至正常,其实,这是临床上非常危险的征象,死亡率达60%以上。另外,胆管梗阻、瘀胆型肝炎,也可出现黄疸很深,但转氨酶不高的情况。
误区四转氨酶正常,肝病就好了
转氨酶升高是肝损伤的标志,但转氨酶降下来了并不意味着“肝病就好了”。如慢性乙肝、丙肝、自发免疫性肝炎及长期饮酒者,转氨酶往往正常或仅轻度升高,但实际上肝脏已经发生了严重病变。例如某些肝硬化、肝癌患者,肝功能很糟糕,但转氨酶仍正常。
误区五转氨酶正常就可以停药
慢性乙肝患者的转氨酶经常发生“波动性”改变,即使不治疗也会缓解,甚至正常;而丙肝患者的转氨酶常是正常的,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同样会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停药前可以考虑转氨酶水平,但它不是停药的唯一指标,否则可能引发病情反弹。
误区六转氨酶升高必须用降酶药
对于大多数慢性乙肝或丙肝来说,抗病毒治疗才是“治本”的方法,治了本,转氨酶自然会降下来,根本不需要用降酶药。
END
活动
活动:乙肝两对半、肝功能、丙肝抗体、血常规、肝纤四项、甲胎蛋白、B超(肝胆脾)等检查费全免费
1、自助报名: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填表申请。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申请名额
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