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非淀粉多糖(NSP)真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选用56只平均体重为(2.5±0.2)kg的健康成年黄羽肉公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其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5期代谢试验,以单一原料或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为强饲饲料,测定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中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前后的非淀粉多糖真代谢率。结果表明:添加非淀粉多糖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不可溶性NSP(INSP)、可溶性NSP(SNSP)以及总NSP(TNSP)的真代谢率。加酶后,玉米、玉米胚芽粕、玉米纤维饲料、玉米蛋白饲料及DDGS(国产)中的INSP真代谢率较加酶前显著提高(P<0.05),玉米、玉米纤维饲料、
玉米蛋白粉(江苏徐州、吉林松原)、玉米蛋白饲料、DDGS(国产、进口)和玉米糖渣(山东沛县)的SNSP真代谢率显著提高(P0.05);就TNSP而言,加酶后,玉米、喷浆玉米皮(山东济宁)、玉米纤维饲料、玉米蛋白粉(吉林松原)、玉米蛋白饲料、DDGS(国产)和玉米糖渣(山东沛县、江苏徐州)的TNSP真代谢率较加酶前分别提高了25.94%(P<
0.)、16.90%(P<0.05)、15.24%(P<0.05)、13.02%(P<0.01)、27.05%(P<0.05)、17.36%(P<0.01)、12.70%(P<
0.01)以及13.87%(P<0.05)。由此可知,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能提高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非淀粉多糖真代谢率,改善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营养效价。
材料与方法
玉米和玉米加工副产品来源
酶制剂
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由湖南尤特尔生化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成分为纤维素酶(IU/g)和木聚糖酶(IU/g)。
试验动物与分组
选择平均体重(2.5±0.2)kg、采食正常、健康的成年雄性黄羽肉鸡56只。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56只试鸡随机分成7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每组强饲1种原料,同一原料分别设加酶和不加酶2组,每批次测定3种原料及设置1个内源组,总共进行5批次代谢试验。加酶组强饲的原料系在待测原料中添加mg/kg酶制剂(添加量系根据该复合酶体外降解评价结果及生产厂家建议用量而确定)混匀所得。试验在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禽代谢实验室进行。试鸡单笼饲养于禽用代谢笼中,24h光照,自由饮水。
结果与分析
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对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非淀粉多糖真代谢率的影响
加酶前各原料INSP的真代谢率为28.40%~52.34%,加尤特尔复合酶后则为31.57%~56.47%;而各原料SNSP的真代谢率加酶前为23.67%~48.94%,加尤特尔复合酶后则为27.12%~58.09%;加酶前各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TNSP真代谢率为25.09%~48.83%,加尤特尔复合酶后则为28.12%~57.54%。
尤特尔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的添加显著提高了玉米、玉米胚芽粕、玉米纤维饲料、玉米蛋白饲料及DDGS(国产)中的INSP真代谢率(P<0.05或P<0.01)。
讨论与结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尤特尔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的添加对15种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NSP真代谢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部分原料的INSP、SNSP及TNSP真代谢率提高幅度达到显著甚至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总体来说,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中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黄羽肉鸡对各类NSP的真代谢率,有效改善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营养效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