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 酶使用 > 糖友为什么要测不同时间段的血糖各有什么

糖友为什么要测不同时间段的血糖各有什么

发布时间:2017-11-22 14:55:49   点击数:
不同时段的血糖值代表不同阶段血糖控制情况,便于糖友及时了解身体状况。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指导糖友合理饮食、运动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一、空腹血糖:指隔夜禁食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通常不超过早上8点)。

测空腹的意义:

(1)可以体现胰岛β细胞的残存功能控制夜间基础血糖和凌晨升高血糖的能力;

(2)可以反映头一天晚间用药能否有效控制整个夜间乃至次日清晨的血糖,它受到黎明现象与苏木杰反应的干扰;

(3)空腹血糖也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之一。

空腹血糖正常参考值:3.9~6.1mmol/L,当然糖尿病空腹血糖控制标准因人而异,详见后面。

二、餐前血糖:指午餐和晚餐前所测的血糖值。

测餐前血糖的意义:

(1)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和降糖药的远期疗效。

(2)指导糖友调整将要吃入的食物总量和餐前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

三、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准时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值。如果是正在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查餐后2小时血糖时要和平时一样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

测餐后2小时血糖的意义:

(1)可以反映胰岛素分泌能力;

(2)可以反映进食与降糖药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不能反映的;

(3)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糖尿病早期患者中,70%~80%都是先有餐后血糖高,随后才开始空腹血糖高。这是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现象以及进食后早期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分泌高峰随之后延。

(4)餐后高血糖还是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参考值:3.9~7.8mmol/L,糖尿病餐后血糖控制标准详见后面。

四、睡前血糖:夜间临睡前所测得的血糖值

测睡前血糖的意义:

(1)反映胰岛β细胞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

(2)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的依据。

(3)便于糖友在夜间是否要加餐的重要依据,以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

睡前血糖参考值:对糖友来说,睡前血糖不超过7.8mmol/L即可。

五、凌晨1~3点的血糖:

监测凌晨血糖有助于鉴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究竟是黎明现象还是苏木杰反应,这两种情况的临床处理截然不同。

六、随机血糖:一天中任何时候测的血糖。

随机血糖的意义:

(1)可以了解机体在特殊情况下(如进食量多少、饮酒、劳累、生病、手术、情绪变化、月经期等)对血糖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反映血糖的波动性。

(2)在怀疑有低血糖或明显高血糖时能及时鉴别。正常人随机血糖不超过11.1mmol/L。

理想的血糖监测应当是:

点——随机血糖、

线——全天血糖谱

面——糖化血红蛋白,这三者结合,全天候监测,糖友监测血糖的时间点和频率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自身的血糖控制程度及低血糖的好发生频率来定。控制标准是根据每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2型糖尿病患者控糖标准:(1)中青年、病程较短、没有明显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人的控制标准: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血糖小于7.8mmol/L,HbA1c小于6.5%,在不发生低血糖前提下,尽量使HbA1c小于6.0%。(2)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非危重患者控制标准:餐前血糖应尽可能小于7.8mmol/L,且随机血糖小于10.0mmol/L,HbA1c小于7.0%。(3)病情较轻,通过饮食、运动和服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等)等治疗方式,便可使血糖控制达标,而不发生低血糖的控制标准: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血糖小于7.8mmol/L。(4)年龄在70~80岁的老年患者控制标准:在安全的前提下,空腹血糖6.0~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10.0mmol/L,HbA1c在6.5%~7.0%之间。(5)合并严重并发症,尤其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或经常出现低血糖者,血糖控制目标就要相对放宽,一般空腹血糖维持在7.0~9.0mmol/L,餐后血糖在8.0~11.0mmol/L,HbAlc在7.0%~7.5%就可以。(6)经常出现低血糖,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的患者控制标准:空腹血糖7.0~9.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11.1mmol/L,HbA1c在7.0%~7.5%。四种情况2型糖尿病人需放宽血糖控制标准(1)大于80岁的高龄糖尿病患者;(2)无论年龄大小,或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且经常出现低血糖者,可以适当放宽血控制标准,首先要以不发生低血糖为原则;(3)有限寿命者:如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尤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预期生存期有限者;(4)病程很长且既往血糖不理想,但却无明显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也可适当放宽。1型糖尿病控制目标(1)儿童糖尿病患者:在不影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餐前5.0~10.0mmol/L,睡前5.0~11.1mmol/L,HbA1c小于8.5%即可。(2)年龄超过13岁及以上者建议HbA1c小于7.5%,如无低血糖则尽可能使其HbA1c小于7.0%。妊娠高血糖控制目标(1)糖尿病患者计划妊娠控制标准:应严格控制血糖目标值,餐前血糖控制在3.3~5.3mmol/L,餐后血糖在小于7.8mmol/L,HbA1c小于6.5%。如应用胰岛素可适当放宽,HbA1c小于7.0%,以防止低血糖发生。(2)妊娠期间发现糖尿病控制标准:理想的目标值HbA1c小于6.0%,餐前、睡前及夜间血糖不应高于5.3mmol/L,餐后2小时峰值小于6.7mmol/L。值得注意的是,妊娠期餐后血糖控制应比餐前血糖更重要。

赞赏

长按







































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minqing.com/msy/132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