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 酶使用 > 殖场指南使用新玉米的注意事项

殖场指南使用新玉米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7-12-1 13:42:31   点击数:

近期鸡群开始出现以采食量增加、粪便差、拉稀、蛋重减轻、产蛋率下降为特征的问题;老养殖户都知道,是新玉米问题,一些新养殖户感觉比较困惑,鸡群精神很好,吃的有多,为什么就会出现问题呢?

下面,就新玉米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探讨!

一.使用新玉米常出现问题

◇拉稀

◇采食量增大

◇产蛋下滑/生长停滞

新玉米问题

1、新玉米的抗性淀粉问题

玉米是后熟生理作物。新玉米中的抗性淀粉含量最高,储存一段时间(5-6周)含量逐渐降低。直接烘干干燥的新玉米,由于淀粉变性,直链淀粉增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消化率。

2.拉稀

新玉米中,玉米穗头部成熟度不够,又缺少后熟期,因此抗性淀粉量大。抗性淀粉在小肠中不被消化,而在大肠中容易被大肠杆菌发酵利用,产生毒素引起拉稀。

3.水份高、能量低

新玉米刚晒干后,含水量较大,大多数在17%作用,13%以内的干燥玉米很少。水份在17%左右,加工成全价料后感到不湿,但是营养成分不平衡。随着水分的损失,玉米中的维生素、脂肪、能量、蛋白质等营养成份会随之损失,从而导致饲料效能下降,料肉比升高。

4.新玉米水分超标,能量低

会引起鸡群采食量上升(但是,蛋鸡的产蛋率却下降了,因为消化能直接降低了),饮水减少,饲料腐败周期缩短。

正常玉米含水量在13左右

新玉米含水量在18左右;

玉米籽粒含水量感官判定经验:

一瞧,玉米籽粒顶部的细纹越多表示玉米越干。

二抓,抓一把玉米粒紧握,外溢多的玉米较干。

三咬,牙咬时声音清脆,杠牙的玉米籽粒较干。

四看,胚芽干燥,干白色,横断成碎粉状,表示水分约为13%。

五掐,用手指甲掐玉米胚部上部两边凹边,稍有点痕迹,表示水分约为14%;若痕迹较大,有破皮现象,水分约为15%;若掐玉米胚部上端发软,粒色阴暗,水分约为16%。

5.霉变

玉米霉菌分为仓储霉菌和田间霉菌。谷物在采收前后约25%已受到霉菌的污染。新玉米水分大,本身的呼吸强度大,霉菌的存在致使短期贮藏发热霉变风险很大,而在加工粉碎后更容易导致霉;

霉菌的衍生物霉菌毒素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加病毒病的发病几率,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新玉米问题思考

针对新玉米抗性淀粉量大,水份含量高,能量偏低,容易发霉变质等现状,需要注意配方的调整,来减少养殖业的损失。

新玉米解决方案

第一,加强新玉米的质量控制,并适当使用合理配比的针对性强的复合酶;

添加复合酶的目的是解决新玉米中的抗性淀粉问题,使之可以被机体消化吸收,减少拉稀腹泻等肠道问题;

第二,二次熟化,时间需在一个月以上;

由于新玉米收获后,抗性淀粉含量最高,存储5-6周后,含量逐渐降低。

注意:烘干的新玉米,由于淀粉变性,也会影响消化吸收;

第三,可通过与高品质陈玉米逐步混用过渡,过渡期半个月以上。让鸡群有个适应的过程,逐渐增加新玉米的用量,减少因为新玉米引起的一系类应激性反应。

第四,寻求玉米替代产品如小麦及其副产品、稻米、米糠、棕榈仁粕等,从而减少此阶段玉米的用量。避开新玉米刚上市这一时期,减少或者避免新玉米的使用。

第五,饲料中添加1%-1.5%的植物油。

针对新玉米中水份含量偏高、能量偏低这一特点,在饲料中添加1%-1.5%的植物性油脂(豆油等),增加饲料能量,从而减少对饲料的消耗,减轻肠道负担,还可以有利的改善蛋壳质量及光泽。

第六,使用脱霉剂,减少霉菌毒素对家禽健康的危害。

赞赏

长按







































兰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前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minqing.com/msy/140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