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对于漂白针叶木打浆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打浆所需能源。但用量大时,对纤维有损伤,会导致成纸强度下降。碱性木聚糖酶对针叶木浆的作用不明显。
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同时提高效益,越来越多造纸厂在打浆前用生物酶对浆料进行预处理,在保证成纸各种物理性能不改变的前提下减少打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1、酶处理及打浆
取30g绝干浆,浆浓调至4%,调到设定的pH值,设定水浴锅温度,不同的酶种按不同的酶用量处理90min,取出,置于沸水中灭活15min,洗涤浆料。用PFI磨浆机在浆浓10%,刀距0.24mm条件下打转。
2、制手抄片并测物理性能
按定量60g/m2抄片,每组抄造5张。干燥,平衡水分,测物理性能(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破指数)。
3、温度对木聚糖酶酶活的影响
稀释倍数为倍,pH=7,温度影响木聚糖酶酶活的结果如表2所示。
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加快酶和浆料的结合,使催化效率加大。为了防止酶蛋白失活、失去催化作用,反应温度不宜过高,所以在后续反应中选定温度45℃。
4、PH值对木聚糖酶酶活的影响
稀释倍数为倍,温度为45℃,pH值影响木聚糖酶酶活的结果如表3所示。
5、结论
(1)中性纤维素酶和酸性纤维素酶对于浆料的性能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中性纤维素酶最好用量为2.0IU/g浆,酸性纤维素酶最好用量为0.5IU/g浆。
(2)中性纤维素酶对于成纸性能提高有较为明显的作用,最好用量为0.5IU/g浆。酸性纤维素酶对于纤维损伤较重,用量需根据实际成纸所需物理性能决定。碱性木聚糖酶对于纤维影响不大。
(3)综合以上分析可得,酶对于漂白针叶木打浆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打浆所需能源,但用量大时,对纤维有损伤,会导致成纸强度下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