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 酶使用 > 必修一高中生物必备知识点51降低化

必修一高中生物必备知识点51降低化

发布时间:2021-1-14 6:03:47   点击数:
治白癜风武汉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7400599.html
一、酶的化学本质:

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是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蛋白质的合成原料是:氨基酸

RNA的合成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酶的来源:活细胞

生理功能:具有催化作用

作用原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合成都受基因控制

B.酶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

C.细胞质中没有DNA解旋酶

D.酶能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A、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合成都受基因控制,A正确;

B、酶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消化酶,B错误;

C、细胞质中有DNA解旋酶,如原核细胞,C错误;

D、酶起催化作用,激素起调节作用,D错误。

故选:A。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在细胞中合成,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C.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只能由一种酶催化

D.在核糖体上合成的酶蛋白就具有催化活性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A、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A错误;

B、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B正确;

C、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可能由几种不同的酶参与催化,如葡萄糖的不彻底氧化分解时由于不同生物中的酶不同,产物不同,C错误;

D、在核糖体上合成的酶蛋白还不具有生物催化活性,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D错误。故选:B。

关于酶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酶是由活细胞内所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酶对其所催化的底物有特异的选择性

C.逆转录酶,促使新合成的DNA转入细胞

D.所有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只能在生长中的多核苷酸的3端加接核苷酸

1、酶属于催化剂,是活细胞内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2、酶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只要有适宜的条件,酶在体外也能发挥作用,酶在高温、过酸、过碱的条件下活性都会丧失。

3、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A、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基本单位多数为氨基酸,酶属于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A错误;

B、酶具有专一性,故酶对所催化的底物有特异的选择性,B正确;

C、逆转录酶是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所必需的酶,然后新合成的DNA整合到活细胞的DNA分子上,C正确;

D、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在转录和DNA复制时发挥作用,将单个的核苷酸加接到生长中的多核苷酸的3端,D正确。故选:A。

二、酶化学本质的验证试验

1、证明某种酶是蛋白质

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反应

对照组: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

2、证明某种酶是RNA

实验组:待测酶液+吡罗红染液→是否呈现红色

对照组:已知RNA溶液+吡罗红染液→出现红色

3、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过程:

试管编号

实验设置

试验现象

结果分析

对照组

1号(2mLH2O2)

不处理

无明显气泡放出

H2O2的自然分解非常缓慢

实验组

2号(2mLH2O2)

水浴加热(90℃)

有明显气泡放出、有助燃性

加热能促进H2O2的分解

3号(2mLH2O2)

加入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2滴

有较多气泡放出、助燃性强

Fe3+能促进H2O2的分解

4号(2mLH2O2)

加入质量分数味20%的肝脏研磨液2滴

有大量气泡放出、助燃性更强

H2O2酶也有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且效率更高

注意事项:

①要求用新鲜的肝脏,因为信箱的肝脏中H2O2酶的含量及活性较高;

②要经过研磨,这样能使肝脏细胞破裂,酶分子充分释放出来;

③试管中插入点燃但不火焰的卫生香时,不要插入气泡中,一面卫生香熄灭;

④注意安全,H2O2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不要溅到皮肤上,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及时用用清水冲洗。

实验结论: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速率不同。

许多物质对酶的活性会产生影响,其中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为激活剂,能降低酶活性的物质为抑制剂。某研究小组研究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为物质的种类、酶的活性

B.物质甲为酶的激活剂,物质乙和丙为酶的抑制剂

C.甲、乙、丙可能是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而影响酶的活性

D.图中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的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A、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物质对酶活性的影响,其自变量为物质种类、因变量为酶活性,A正确;

B、与对照组结果相比,甲物质导致酶活性增强,所以甲物质为激活剂,而乙和丙物质导致酶活性减弱,所以物质乙和丙为抑制剂,B正确;

C、不管是激活剂还是抑制剂,只有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才可能改变其活性的大小,C正确;

D、为了遵循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应该是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的酶活性,D错误。故选:D。

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于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   )

A.滤纸片上需附有一定量的过氧化氢酶

B.酶促反应时间可用t3-t2来表示

C.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和pH是自变量,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或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的条件下,酶在最适温度时活性最大.高温使酶永久失活,而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适宜温度下活性会恢复.

(2)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过酸或过碱会使酶永久失活.

(3)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固定、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4)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急剧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A、滤纸片上需附有一定量的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氧气,通过改变温度、pH等因素来研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A正确;

B、酶促反应时间即滤纸片浮出液面所用的时间,可用t3-t1来表示,B错误;

C、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和pH是自变量,无关变量必须相同且适宜,C正确;

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或重复实验取平均值,避免偶然性引起实验的误差,D正确。故选:B。

三、酶的探索历程

时间

发现者

实验过程现象

实验结论

酶的发现

(意)斯帕兰札尼

将装有肉块的小金属笼子让鹰吞下,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笼内的肉块小时

胃具有化学消化作用

(法)巴斯德、年(德)李比希、毕希纳

糖类通过酵母菌发酵产社工酒精,并从细胞中提取出酶

细胞提取液中含有酶

(美)萨姆纳

从刀豆种子种提取了脲酶结晶,并证实是蛋白质

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0世纪30年代

许多科学家

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

20世纪8年代

(美)切赫、奥特曼

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概念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

年,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让鹰吞下装有肉块的小铁笼,一段时间后,取出铁笼,发现肉块消失了.依据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由于只有一组实验,所以没有形成对照

B.小铁笼的巧妙之处在于排除了胃物理性消化的干扰

C.本实验可以得出是胃蛋白酶将肉块消化分解的结论

D.本实验也能说明酶可以在细胞外起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斯帕兰札尼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时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这样,肉块就可以不受胃的物理注消化的影响,而胃液却可以流入笼内.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于是,他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这个实验说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A、本实验属于前后自身对照实验,A错误;

B、小铁笼的巧妙之处在于排除了胃物理性消化的干扰,B正确;

C、本实验只能说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不能确定是胃蛋白酶消化的结果,C错误;

D、通过实验结果不能缺失该化学物质就是酶,D错误。故选:B。

四、酶的特性

1、酶具有高效性;2、酶具有专一性;3、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酶的最适温度:动物35℃—40℃;植物40℃—50℃;细菌和真菌70℃。

最适PH值:动物6.5—8.0、胃蛋白酶最适PH值为1.5;植物4.5—6.5.

注: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左右,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0℃—4℃下保存酶。

如图表示不同pH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据图分析,储存该酶的最适pH为4

B.据图分析,t时刻各组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

C.a条件下,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但酶活性不变

D.b条件下,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分析题图:该酶在PH=2时的活性>PH=1时的活性>PH=4时的活性。

酶在过酸、过碱环境下变性失活;温度过高酶变性失活;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酶的分子结构稳定;底物浓度、酶浓度不改变酶的活性。

A、据图分析,pH为4条件下,酶活性最弱,但是储存该酶的最适pH不为4,应该为该酶的最适PH值,A错误;

B、据图分析,t时刻,各组产物浓度达到最大,此时底物已经被消耗完,反应速率为0,B错误;

C、a条件下,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等,此时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反应速率增大,C正确;

D、b条件下,底物已经被分解完,此时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反应速率依旧为0,D错误。故选:C。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B.酶活性最低时最适合该酶的保存

C.细胞中所有酶的合成都受基因控制

D.胃蛋白酶不能催化小肠中蛋白质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A、低温条件,酶的活性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升高,A错误;

B、低温适合酶的保存,高温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永久失活,B错误;

C、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合成都受到基因的控制,C正确;

D、胃蛋白酶不能催化小肠中蛋白质水解,是因为胃蛋白酶在小肠中失活,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D错误。故选:C。

?标签: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更多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minqing.com/msy/643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