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 酶使用 > 辣椒施肥用药管理技术

辣椒施肥用药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1-8-11 14:22:53   点击数: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辣椒,茄科、辣椒属。为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呈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绿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原产墨西哥,明朝末年传入中国。还有观赏椒,圆形,不可食用,颜色有红色、紫色等。

中国辣椒早熟种一般1月份播种,晚熟种一般2-3月播种。但因为辣椒具有喜热的习性,春播和初夏播种最合适,最佳播期在3月至7月份。

一、辣椒的种植区域

从种植面积分布来看,全国有28个省份种植辣椒,总种植面积在万亩。形成了贵州、湖南、江西、四川、陕西、河北、河南、吉林等16个重点辣椒产区,种植面积超过万亩的省份有贵州、江西、湖南、海南、四川、河北、陕西和湖北等8个省。

二、辣椒生育期

辣椒种植的生育周期包括发芽期、幼苗期、开花坐果期、结果期四个阶段。

①发芽期,从种子发芽到第一片真叶出现为发芽期,一般为10天左右。发芽期的养分主要靠种子供给,幼根吸收能力很弱。

②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到第一个花蕾出现为幼苗期。需50~60天时间。幼苗期分为两个阶段:2~3片真叶以前为基本营养生长阶段,4片真叶以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

③开花坐果期,从第一朵花现蕾到第一朵花坐果为开花坐果期,一般10~15天。此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特别突出,主要通过水肥等措施调节生长与发育、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关系,达到生长与发育均衡。

④结果期,从第一个辣椒坐果到收获末期属结果期,此期经历时间较长,一般50~天左右。结果期以生殖生长为主,并继续进行营养生长,需水需肥量很大。此期要加强水肥管理,创造良好的栽培条件,促进秧果并旺,连续结果,以达到丰收的目的。

三、辣椒施肥规律

辣椒喜温、喜水、喜肥,在长辣椒的时候需要施肥的。辣椒体内养分含量高,而转移率较低,茎、叶片养分大部分较难转移到果实中,茎、叶、花中养分含量和果实相当,因此辣椒属于整体需肥量大的作物。

(一)需肥特点:

喜硝氮、钾肥,辣椒属于无限生长类型,边现蕾,边开花,边结果。辣椒生长期长,喜温、喜光、但根系不发达,根量少,入土浅,不耐旱、不耐涝,且需肥量较多,耐肥能力较强。辣椒偏重氮、钾肥,而对磷肥需求量不大,此外大量需求钙、镁、硼元素。

对肥料依赖性大,辣椒一生吸收的氮、钾肥,其中60%的氮元素、67%的钾元素来自肥料,因此,辣椒生长期间,需要多次追肥。

(1)从出苗到现蕾,植株根少、叶小,需要的养分也少。

(2)从现蕾到初花期,植株生长加快,植株迅速扩大,对养分的吸收量增多。(初花期指的是从第一朵花现蕾到第一朵花坐果的过程,这个阶段的时间一般为20-30天)

(3)从初花至盛花结果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时期,是吸收氮素最多的时期。(结果期结果期指的是从第一个辣椒坐果到拉秧阶段,整个过程属于结果期,这个阶段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根据品种不同,一般约90-天左右)

(4)盛花至成熟期,植株的营养生长较弱,对磷、钾的需求量较大。

总结:辣椒开花到坐果,需要氮肥多;坐果到成熟,需钾肥多。

(三)施肥有两个时间段:

1.种植之前需要整地基肥。

辣椒忌连作,也不能与茄子、蕃茄、马铃薯、烟草等同科作物连作。栽培辣椒地块,要排水良好,排灌方便,并要求深耕。最好能做到冬耕,休闲冻土,以改良土壤,消灭越冬害虫和病菌孢子。

定植前7-10天要整地,以便透气爽水,对防止落花、落果和落叶有良好的作用。定植时间不宜过早,过早定植温度不稳定,如遇低温叶子易发黄脱落严重影响生长。塑料薄膜覆盖栽培的,一般在3月底4月初定植;露地栽培的,在4月下旬定植,此时气温在15℃以上,气候比较稳定,适宜辣椒生长。根据种植品种不同,选择合适密植,一般每亩-株。(植株矮小,分枝性弱,开展度不大,可以适当密植;植株高大,分枝性强的适当稀疏)

2.生长过程中的肥水管理。

定植后要抢晴天追施提苗肥,每次用量不能过多或过浓,否则易引起徒长,推迟开花结果。

当一、二层着果后,要追施较多肥料,促进果实长大。果实开始采摘后,更要求土壤有充分肥水,植株才能正常生长和结果。

如果在浇水后土壤未干爽以前就接着下大雨,落叶和死株现象就会相当普遍,特别是在起伏至立秋这段时间内最为突出。因此,在灌溉时,一定要根据天气预报决定灌溉时间。灌水深度以不超过畦沟的四分之三为宜,并要在晚上或清晨进行,而且急灌急排。

四、施肥技术

基肥:

辣椒属茄科作物,对氯敏感,忌氯作物。因此施肥只能用硫酸钾、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型肥料。

用法:整地前底施60%,定植时沟施40%,以保证辣椒较长时间对肥料的需求。

追肥:

追肥一般在傍晚,距离根部15厘米左右,追完后随即灌溉浇水。追肥原则是少量多次。

第一次追肥:在辣椒初花期后,坐住果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当大部分植株坐果后,浇第二次水,并结合浇水,重施一次肥。一般每采收一次果,结合浇水追肥一次,每次每亩追施高氮高钾型肥料。

总结:辣椒有用作鲜椒食用,有制作干椒。做鲜椒的追肥时偏氮肥,但是不能过量,否则旺长坐果率低。制作干椒的重点在坐果上红后,要追氮肥的基础上、偏钾肥。钾是决定干椒颜色、品质的元素。

叶面喷肥:

(1)辣椒生长期间,结合病虫害喷药防治,在坐果后,适当的喷施0.2%-0.4%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有效防止落花落果。

(2)在鲜椒采收的高峰期,辣椒需要吸收大量的镁肥,0.5-1%的硝酸镁溶液,连喷几次。

(3)辣椒缺硼时,用0.1%的硼砂溶液,隔7天喷施一次。

五、辣椒病虫害

辣椒整个生育期会发生很多病害。苗期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成株期有病毒病、疫病、青枯病、叶斑病等。

辣椒苗期:猝倒病、立枯病

猝倒病:苗床低温高湿易发病,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苗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萎缩呈细线状,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地面。

立枯病:病苗茎基变褐,后茎部收缩,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斑绕茎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倒伏。

治疗方案:1、每方营养土中加-g;2、在保证苗床温度的情况下通风排湿;3、发现病苗用-倍液或者0倍液。

疫病:

灰霉病:

叶枯病:

炭疽病:

根腐病:病株白天枝叶萎蔫,傍晚至次日清晨恢复,反复多日后整株枯死。病害一般仅限于根及跟颈部,病部皮层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暗色的木质部,多发生在定植后至盛果期,病害可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1、整地时亩用1袋+2袋,土壤消毒处理。2、发病初期用稀释倍液灌根。叶面喷施(ml兑一桶水)

疮痂病、细菌性叶斑病、青枯病、软腐病:

辣椒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喷施倍液+0倍液。

茎基腐病:

防治方法:1、高垄栽培,高温季节定植后宜清晨浇水。2、发病后用倍液喷施茎基部。

脐腐病:缺钙造成的生理性病害。

防治方法:及时摘除病果,喷施倍液。

病毒病:常见有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症状,一般发生在中后期,被害植株新叶皱缩,黄绿相间、叶片畸形,严重的造成落叶、落花、落果。

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提高植株自身抗性;2、防治蚜虫、白粉虱、红蜘蛛、茶黄螨,切断传毒媒介;3、叶面喷施倍液+0倍液+倍液+杀虫剂。

虫害:烟青虫、茶黄螨、蚜虫、白粉虱等。

辣椒施肥用药管理和预防

温度:白天25-30℃,夜温12-15℃,湿度65左右。

①定植7天,冲施或灌根,亩用5kg或5kg。

②苗期10-15天,预防虫害,根据苗的长势控制药量(晴天下午至夜晚之前侧打植株)

③苗期15-20天,用第二次肥,冲施或灌根,亩用5公斤+5kg。

预防细菌性病害(上午8-9点打药),倍液+0倍液。间隔7-10天打一次药。

④现蕾时(第一次花芽分化),每亩冲施5公斤。

⑤现蕾后10-15天,叶面喷施倍液+0倍液。

⑥初花期后,坐住果时冲施一次肥,亩用5公斤。

⑦当大部分辣椒坐果后,冲施第二次肥,亩用5公斤+2.5公斤。

⑧之后每采摘一次果,冲施一次或(交替使用),亩用5公斤。

叶面施肥:每次打药,均可混配倍液;坐果期,配倍液+0倍液,喷施2-3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minqing.com/msy/842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