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科学意义上来讲,蛋白质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自身制造的营养素,它除了参与构成人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和维持细胞功能外,还具有调节生理机能、参与激素形成、催化反应等作用。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机体内游离氨基酸就会过剩,这不仅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而且还会降低肝组织对胆红素等物质的解毒能力。临床上我们经常碰到肝功能受损或肝病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偏高,就是因为肝细胞内过量的氨基转移酶造成的。
其次要注意蛋白质与钙、铁等矿物质之间的相互影响。有研究表明:饮食中蛋白质和钙含量高会降低血尿素氮水平;而摄入过多蛋白质又会增加尿钙排泄。有人发现,每天额外摄入10g蛋白质可使尿钙排泄增加24%左右。因此补充过多蛋白质并不是补钙、补铁的最好途径。
此外要注意各种食物中所含铜、锌、铁等金属元素含量对吸收利用及其在机体内代谢产物对健康所起作用也有很大影响。含铜高与高胆固醇血症都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此外对肾病患者来说,长期限制食用动物性食物并不利于病情稳定和康复;而摄入过多动物性食物则可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长期素食还可导致维生素B族及其它微量营养素缺乏而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等疾病。
再次要注意适量食用优质蛋白质对于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以及防止肌肉萎缩有重要意义。因为肌肉组织中存在着多种氨基酸、肌酸和肌酶等物质,它们在维持和促进肌肉收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当人体内摄入过量蛋白质时就会使这些氨基酸或肌酸、肌酶等物质减少而引起肌萎缩性麻痹、肌无力等症状。所以在日常膳食中一定要注意适量摄入优质蛋白食物(如瘦肉、豆类)以补充优质蛋白缺失;另外应适当控制动物脂肪含量过高食物如:猪油、牛油、奶油及油炸食品等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应少吃甜食食用过多可引起机体血糖增高而抑制胰岛素分泌,还会加速维生素B1和锌元素的排泄而影响其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