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趋磁细菌是一类具有趋磁性行为的细菌,体内含有由膜包被的纳米磁性颗粒—磁小体(Magnetosome)。磁小体为单磁畴晶体,具永磁性,大小为几十个纳米,多数为磁铁矿(Fe3O4)性质,少数为硫铁矿(Fe3S4)性质。由于磁小体的存在,趋磁细菌能够沿着磁力线方向运动。磁性颗粒被认为是一个生物磁罗盘,生活在水中的趋磁细菌依靠它游向营养丰富的水底环境以适合其生长。
作为一种天然磁性纳米材料,磁小体的一些特点比较明显,譬如受生物矿化机制的严格控制,晶体大小高度均一;颗粒外包裹脂质双分子膜,颗粒不易聚集,离散性高;磁小体比人造磁颗粒具有更强的剩磁和矫顽力;脂质膜和磁晶体结合牢固,磁小体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较小,亲水作用强,便于与其它分子相连接等。
磁小体表面含有丰富的膜蛋白包括各种活性酶等,尤其是由磁小体结构展示的天然过氧化物酶活性可直接应用于细胞活力、生物样品和环境样品检测,在细胞增值、生理表征和环境监测领域有着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通过此次科研项目,了解趋磁细菌磁小体的天然纳米特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学习趋磁细菌培养、磁小体制备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的基本要求和流程,掌握天然磁性材料表征和酶活分析的基本操作,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师资团队
师资团队
指导教师为中科院知名某所资深科学家,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主持承担多个国家级项目,在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承担核心研究任务,发表多篇SCI论文,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主要从事生物电磁学、生物医学工程及生物医学前沿交叉技术领域的研究,具体包括电磁生物学效应和磁感受生物物理机制、趋磁细菌纳米矿化及其机制、电磁神经调控技术医学应用等。
科研安排(7天)
根据本项目的计划,采取现场讲解、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个人总结汇报等多种学习方式。通过文献阅读与动手实验结合,将注重培养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
1.了解趋磁细菌的培养和生长特性,掌握磁小体的基本理化性质;
2.是学习微生物培养和酶标仪生化分析的基本方法;
3.是团队学习与协作能力的培养;
4.是科研报告写作与汇报能力的培养
1
报到注册
入住酒店/小组破冰活动。
2
上午:
(1)了解实验室基本情况,介绍培训主要内容及用到的仪器设备等;
(2)了解显微镜、天平、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细胞培养箱等。
下午:
(1)学习趋磁细菌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理化特性和磁小体合成情况;
(2)学习微生物基本知识包括趋磁细菌培养基的配制和无菌操作等基本要求;
(3)学习酶标仪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酶活生化分析的基本要求。
3
上午:
学习实验报告的写法,查阅文献,了解趋磁细菌和磁小体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学会用酶标仪检测过氧化物酶活性。
下午:
(1)了解无菌操作的整个流程,包括操作台、高压灭菌的准备和消毒;
(2)配制培养基,灭菌消毒;
(3)接种培养。
4
上午:
(1)学习磁小体的制备和检测流程;
(2)学习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试剂盒的使用与操作规范。
下午:
(1)了解酶标仪的仪器原理和使用步骤,如开关机、参数设置、运行监控等。
(2)学习酶标仪的数据测定、分析和相关活性曲线的绘制。
5
上午:
(1)学习趋磁细菌的磁性(Cmag值)测定原理与方法;
(2)利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实际操作,测定Cmag值。
下午:
(1)重复或增补上述实验过程。
(2)实验数据分析和整理。
6
上午:
实验报告撰写与PPT制作。
下午:
总结汇报,导师提出修改意见
7
早餐过后项目结束
项目成果
科研收货
科研证书、科研论文(含论文辅导)、推荐信
咨询/报名
项目时间
/08/02-/08/08(线下7天)
名额及费用
招募人数:5人(报满截止)
费用:23,元/人
咨询方式
EL:
报名方式
编辑邮件“姓名+学校+磁性纳米材料+电话+邮箱+监护人姓名+监护人电话+监护人邮箱”到邮箱:shutu
shutuguoji.